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09-03-11 Wed

大同石窟史蹟

佛教文化一卷一期
东初老人

一、開鑿的年代
大同石室、敦煌石室、龍門石室,是我國北方三大佛教文化史蹟陳列館。大同是北魏的都城,即今之山西省大同(古之平城)西郊三十里,依自然崖壁開鑿數百大小石窟,名曰靈巖。或稱大同雲岡石窟,或曰雲岡石窟,或稱為大窟龕。北魏文成帝和平初起至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三十餘年間,由曇曜奏請開鑿。魏書第百十四謂:「和平初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

北魏興安元年(公元四五二),文帝即位,頒復興佛教詔書,僧曇曜奏請,於京城西武周山開鑿五所石窟 …… >>


阿印于 23:58:56 发表在分类:考古調查
(4878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龍門佛窟史蹟

佛教文化一卷二期
东初老人

一、開鑿之年代
龍門石窟,是我國北方三大佛窟之一,開鑿於北魏時代。比丘慧成,承帝意旨,於洛陽之南約三十里,伊水兩岸,伊闕龍山山脈懸崖處,鑿造石窟,名曰龍門石窟,或曰龍門龕,或曰伊闕佛窟。最初開鑿者為古陽洞,在龍門石窟中之最南端,自太和至東魏之武定,凡五十年間之雕刻,均在其中。蓋北魏初都大同時,曇曜等奏請,開鑿雲岡石窟。未幾,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乃於龍門山開鑿多數佛龕。經東魏北齊、隋及唐,各朝均繼承其功業。現今挾伊水左右兩岸,大小佛窟龕數千 …… >>


阿印于 23:58:33 发表在分类:考古調查
(4885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天龍山石窟史蹟

佛教文化一卷三期
东初老人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省太原縣天龍山。山下有寺,名天龍寺,又稱聖壽寺。其規模不大,殆屬小伽藍。因地處偏僻,甚少為人注意,民國七年,為日人關野貞博士發見,公表於世。其中重要石窟,係北齊時代開鑿。經隋至唐初,陸續開鑿大小二十餘所,其內部多彫刻佛像。山距小溪分東西二峰,諸窟分散其中。其主要者,即第一窟至第八窟,共八窟在東峰;第九窟至第二十一窟,共十三窟在西峰,總共二十一窟,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四窟,係北齊時代所鑿。當時北齊佛教興隆,由於皇室崇敬,特開鑿 …… >>


阿印于 23:57:32 发表在分类:考古調查
(4877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民國至1990年)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天童寺敬安卒。生前曾任中华佛教总会会长,为保护寺产而不遗余力,著有《八指头陀诗集》等。
  日本神、佛、基三教联合会议,决议“扶翼皇运、振兴国民道德”。
  日本佛书刊行会开始刊行《大日本佛教全书》(1922年完毕),由日本学者南条文雄、望月信亨等负责。
  日本学者藤井宣正编《佛教辞林》刊行。
1913-1915年
  英国斯坦因再度入华盗取西北地区的佛教文物。
1913年
  日本河口慧海再度入西藏。
  多田等观入藏。
1914年
  西藏扎什伦 …… >>


阿印于 12:32:18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42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清)

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清世祖强化佛教统制。
1645年(清世祖顺治二年)
  固始汗赠与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称号(“班禅额尔德尼”名号始设)。
  西藏拉萨建布达拉宫。
1646年
  朝鲜开城观音寺重修。
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邹喆创作《松林僧话图》。
  湖北武汉归元寺约创于此时。
1648年(清世祖顺治五年)
  画家朱耷剃发为僧。
  日本《天海版大藏经》完成。
1651年(清世祖顺治八年)
  北京北海建琼华岛白塔。
  金堡创建 …… >>


阿印于 12:31:27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30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明憲宗至明思宗)

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
  河北正定隆兴寺《西方净土变》、《二十四诸天》壁画绘成。
  日本延历寺僧徒袭击东山大谷本愿寺,莲如逃往近江避难。
  日本延历寺僧徒要求取消在京都的日莲宗寺院。
1466年(明宪宗成化二年)
  明宪宗朱见深滥发度牒,以资私用。
  四川蓬溪宝梵寺壁画绘成。
1467年(明宪宗成化三年)
  日本僧人雪舟等扬随日使入华向宫廷画家李在学绘山水,并赴天童寺学禅。
  日本相国寺和南禅寺遭兵燹,是为“应仁之乱”。
1470年
  日本兴福寺僧徒,袭击奈良的 …… >>


阿印于 12:30:11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068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元至明英宗)

1264年(蒙古世祖至元元年)
  忽必烈创立总制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
  日本僧人叡尊于东大寺修光明真言会。
  日僧日莲遭东长景信袭击。
1268年(蒙古世祖至元五年)
  八思巴奉世祖忽必烈之命,仿藏文字母造蒙古新文字,即“八思巴文”。
  日本僧人凝然著《八宗纲要》。
1270年(蒙古世祖至元七年)
  八思巴统卫藏13万户,开藏区政教合一之风。
  刘元从尼泊尔入华工匠阿尼哥学梵式密宗造像。
  元代护国仁王寺创建。
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
  元大都(今北京)建 …… >>


阿印于 12:27:53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33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宋英宗至南宋亡)

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
  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塑罗汉像。
  朝鲜于妙通寺设摩利支天道场。
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
  英宗赵曙卒,神宗赵顼继位,卖度牒以济国用。
  陕西子长县北钟山石窟开凿。
  朝鲜兴王寺建立,并设燃灯会。
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
  上海松江兴圣教寺塔创建,为砖木结构,楼阁式。
  朝鲜兴王寺设庆成会。
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
  山东长清灵岩寺铸法定高僧铁像,并建定公堂以祀。
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
  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 …… >>


阿印于 12:26:28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33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五代至宋仁宗)

907年(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韩求、李祝绘洛阳龙兴寺回廊200余幅壁画。
  内蒙巴林左旗后召庙石窟开凿。
  杭州灵隐寺双石塔始建,960年完成。
908年(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
  闽王王审知创福州涌泉寺。
910年(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四年)
  赐湖南开化寺长老可复惠光大师称号,并赐紫衣,又赐吴越王钱镠子令无相国师称号并紫衣。
912年(五代后梁太祖乾化二年)
  多康地区佛法又渐渐传入西藏地区。
  禅月大师、画家贯休卒。
915年(五代后梁末帝贞明元年)
  李琮 …… >>


阿印于 12:24:50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5070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唐德宗~哀帝)

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
  德宗即位后罢内出盂兰盆及内道场,遣出僧众。
  周昉奉旨画长安章明寺(又作章敬寺)壁画。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
  德宗应吐蕃请求,命沙门良琇、文素去说法。
  徐浩书《不空和尚碑》。
  日本滋贺县比叡山建延历寺,是为日本“天台宗”的祖庭。
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
  天台宗湛然法师圆寂。生前主张无情有性之说,认为万物皆有佛性,著有《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法华玄义释签》、《法华文句记》、《维摩经疏记》等。
  山西五台山重修南禅寺佛殿,塑菩 …… >>


阿印于 12:22:29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37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唐玄宗~代宗)

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
  唐玄宗敕以寝殿材建安国寺弥勒佛像殿。
  义净卒。生前译经56部,共230卷,介绍古印度密法入华,又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及律部诸书等约78卷。
  禅宗六祖慧能卒。生前以“菩提本无树”之偈,开顿悟法门,宣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著有《坛经》等。弟子尊之为禅宗开山大师,并于广东曲江南华寺造慧能夹纻漆像。
  山西大同普化寺约建于此年。
  四川乐山大佛开凿。
  福建漳州建南山寺。
  吴道子画洛阳天宫寺壁画约于该年。
715年(唐玄宗开元三年)
   …… >>


阿印于 12:21:18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22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唐高祖~唐睿宗)

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唐高祖李渊继续弘法,于长安朱雀门外普建道场,设无遮大会,士女云集,并建会昌、慈悲、证果、兴圣寺。在并州立义兴寺,在太原立太原寺。
  僧人法琳撰颂词歌颂李渊。
  迦才著《净土论》,怀感著《释净土群疑论》。
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
  高祖依佛教仪规,定正、五、九月及月十斋日不得屠刑。立十大德以统摄僧众。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
  秦王李世民以少林寺助平王世充有功,赐物千段,封沙门昙宗等为大将军。
  太史令傅奕反对崇佛,选魏晋以来反佛之说汇成《高 …… >>


阿印于 12:12:58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5005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北魏至隋末)

420年(北魏明元帝泰常五年)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绘壁画,并留有题记。是为全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题记。
422年(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
  谢灵运受竺道生影响,著《辩宗论》,以会通儒佛之说。
  安徽寿县导公寺约建于此年。
423年(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
  罽宾(今阿富汗一带)僧人佛陀什抵建康,与竺道生等译《五分律》等律书。
424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
  西域畺良耶舍到建康,译出《观无量寿经》。
425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
  浙江宁波鄞县建阿育王寺。
427年(南朝宋 …… >>


阿印于 12:09:02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96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初始至東晉末)

佛教纪年史

前623年
  佛陀释迦牟尼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蓝毗尼园(一说565年。由于南传与北传佛教对佛陀降生、成道、涅盘年岁等史实记载有差异,故1950年第一次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会议作出共同的规定。本表采用的是这一规定的年代。
  前594年
  释迦牟尼出家,时年29岁。
  前588年
  释迦牟尼于五月月圆日夜在古印度菩提伽耶(今属印度比哈尔邦)睹明星悟道,明年35岁。
  前578年
  佛陀在鹿野苑(今属印度贝那勒斯城)弘法,是为“初转法轮”,时年4 …… >>


阿印于 12:07:33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888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艾叶蛟

“艾叶蛟石窟位于涉县城西北23.5km的偏城镇艾叶蛟村东南约1000m的海拨567m的象山山腰……始凿于北齐,座东面西,占地面积为5.64m。窟平面基本呈方形,宽2.3m,深2.45m,三面凿坛。正面坛上原有造像五尊,均为圆雕,仅存像座。窟内北壁雕一佛二弟子,本尊坐佛高1.34m,头残,桃形头光,头光下有举身背光,身著袈裟左手放置于左膝上,已残,原似施与愿印;右手上举,已残,原似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圆形束腰座上。二弟子分立左右,头均残,桃形头光,身披袈裟,双手托莲置于胸前,双足赤立于覆盆形台座上。” --- …… >>


阿印于 11:11:36 发表在分类:考古調查
(4869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梁思成
(本文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3年第四卷第三、四期,本书为节选。)

  民国二十二年九月间,营造学社同人,趁着到大同测绘辽金遗建华严寺、善化寺等之便,决定附带到云冈去游览、考察数日。
  云冈灵严石窟寺,为中国早期佛教史迹壮观。因天然的形势,在绵亘峭立的岩壁上,凿造龛像,建立寺宇,动伟大的工程,如《水经注·漯水条》所述:“……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又如《续高僧传》中所描写的“……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 …… >>


阿印于 11:02:46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857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響堂山石窟史蹟

摘自《佛教文化》一卷三期
东初老人

  
  在我國北方除雲岡、敦煌、龍門三大石窟外,更引人注意的尚有南北響堂山石窟,幾與雲岡等三大石窟齊名,這是佛教重要史蹟之一。響堂山分南北二山,北響堂山屬河南省武安縣義井里,南響堂山屬河北省磁縣西四十五里彭城鎮,南北二山相距三十五華里。或稱北響堂山寺、南響堂山寺。這是北齊文宣帝時開鑿的。響堂山又名鼓山、石鼓山、滏山。
  
  北響堂山寺之沿革為:東魏王初為太后治病,召僧建立,廣修善事。據傳,東魏大丞相渤海王高歡(北齊文宣帝之父), …… >>


阿印于 10:49:01 发表在分类:考古調查
(4893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记录总数17条 页次:1/1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