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09-03-11 Wed

佛教纪年史(唐高祖~唐睿宗)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唐高祖李渊继续弘法,于长安朱雀门外普建道场,设无遮大会,士女云集,并建会昌、慈悲、证果、兴圣寺。在并州立义兴寺,在太原立太原寺。
  僧人法琳撰颂词歌颂李渊。
  迦才著《净土论》,怀感著《释净土群疑论》。
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
  高祖依佛教仪规,定正、五、九月及月十斋日不得屠刑。立十大德以统摄僧众。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
  秦王李世民以少林寺助平王世充有功,赐物千段,封沙门昙宗等为大将军。
  太史令傅奕反对崇佛,选魏晋以来反佛之说汇成《高识传》行世。
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
  法琳著《破邪论》以驳傅奕废佛之言,李师政学士著《正邪论》相呼应,佛道之争再起。
  僧人秦川胜赴日本为圣德太子于京都建大秦寺。
623年(唐高祖武德六年)
  三论宗创始人吉藏卒。曾著《中论疏》、《百论疏》、《十二年论疏》、《三论玄义》等,主张“诸法性空”,建立真俗二谛之说。
  日本遣隋学问僧惠济、惠光,学生药师惠日、福因等随新罗使返国,奏日皇,称唐为礼仪之国。
  日本为纪念圣德太子在法隆寺建释迦牟尼佛铜像。
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
  唐高祖李渊调和三教之争,命释、道、儒士分别入宫讲《心经》、《老子》、《孝经》。
  日本任命僧正、僧都,使检校僧尼。
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
  唐高祖下诏,令国学三教皆讲,先道,后孔,末释。
  高句丽僧人慧灌赴日本弘传“三论宗”教义(第一传)。
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
  中印度僧人波顿到长安弘法。
  佛、道教徒论争,下诏询皇太子沙汰。
  新罗僧圆测到唐。
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
  唐太宗下诏不许私度僧尼,犯者处死。
  尉迟乙僧抵长安,以擅绘荐入宫廷。
  召沙门玄琬为皇太子诸王授“菩萨戒”,造普光寺以居之。
  唐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求经(一说为629年)。
  北京香山卧佛寺兴建。
  陕西长安华严寺创建,该寺为华严宗祖庭。
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
  湖南沅陵龙兴寺初创。
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
  唐太宗令高僧27人于天门街祈雨;又为太武皇帝祈求冥福,建龙田寺。
  刻立《化度寺碑》。
  阎立本作《王会图》。
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
  战地诸寺建成,命虞世南、李百药、褚遂良、颜师古、岑文本、许敬宗、朱子奢等为碑记铭功业。
631年(唐太宗贞观五年)
  诏以庆善宫为穆太后建慈德寺,为太子承乾建普光寺,敕沙门法常为太子授“菩萨戒”。
  隋时来华时之日来学僧会承返国。
632年(唐太宗贞观六年)
  天台宗五祖灌顶卒。生前著有《国清百录》、《涅盘玄义》、《涅盘经疏》等,以传智顗之学。
  新罗僧人明朗入唐学习密宗。
633年(唐太宗贞观七年)
  天竺沙门波颇卒于长安。
  玄奘法师抵天竺王舍城。
634年(唐太宗贞观八年)
  命普光寺沙门法常入内为皇后授戒。
  太宗为穆太后建弘福寺,以求佛佑福。
  高句丽等三国欲遣入到中国学佛法,从之。
  新罗的芬皇寺建立。
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
  玄奘在天竺见戒日王。
  沙门玄琬卒。
  新罗僧人慈藏、僧宝入华求法。
637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唐太宗沉缅于道教,下诏先李后释,法琳等伏阙力争,不果。
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书法家虞世南卒。
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法琳被道士秦世英诬陷,几被杀身。以善辩获释,流放蜀中。
  华严大师智正卒。曾著有《华严疏》等。
  沙门静琬(或作智苑)卒。所刊石经已满7室。
  日本学僧惠隐、惠云返国,弘讲中国佛教诸派教义。
640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华严宗初祖杜顺卒。曾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等,唐太宗赐其“帝心”之号,故称杜顺为“帝心尊者”。
  日本学问僧请安、学生高向玄理经新罗返日本。
  阎立本作《步辇图》。
641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唐太宗答应吐蕃松赞干布的请求,从宗室中选文成公主与之联姻。文成公主带入佛经、佛像等。
  尼泊尔墀尊公主也约于此时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墀尊把尼泊尔佛像带入西藏。
  魏王泰为长孙皇后造百佛巨像于洛阳伊阙。
  刻立《伊阙佛龛摩崖碑》,褚遂良书。
  玄奘于古印度佛学研究中心那烂陀寺著《会宗论》,融会性、相二宗,为当地佛学名流所称道。
  善导到河西(今甘肃武威一带)观绰禅师讲经,后返京师,造《弥陀经》,画净土变相壁画于寺院,时人争相效仿。
  天竺戒日王尸罗逸多数次遣使来唐,并赠郁金香和菩提树等。
  书法家欧阳询卒。曾书《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碑》等。
641-838年
  西藏佛教前弘期。
642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
  古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设大法会,请玄奘法师说法,有18国王及大小乘僧并婆罗门外道等数千人到会。称玄奘为“大乘天”。又请玄奘行无遮大会,道俗至者50余万。
  刻立《孟法师碑》。
643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法融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幽栖寺创“牛头禅”,将人生譬为梦境。
  新罗僧慈藏携藏经一部回国弘法。
  新罗创建通度寺。
644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
  玄奘法师自天竺回国,至于阗上表,太宗下敕迎劳。
  山东济南柳埠朗公谷千佛崖开凿。
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玄奘返回长安,携回佛经657部,安置于弘福寺,撰《西域记》,讲唯识之学,创“唯识宗”。
  净土宗道绰卒。生前著有《安乐集》、《净土论》等。
  北京法源寺初创。
  日本大化革新后,天皇崇佛,下诏兴隆佛教。以后产生以寺院建筑与雕塑为中心的飞鸟、白凤之天平文化。
  新罗云鹫山通度寺安置戒坛。
646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玄奘将所译佛经五部及所撰《西域记》呈唐太宗。唐太宗为玄奘的弘佛精神所感动,亲作答书,重道轻佛之心有所改变。
  西藏大昭寺破土兴建。
648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唐太宗下令建北恩寺,以礼请玄奘居之。
  太宗至玉华宫召玄奘法师入宫,奘为所译《瑜伽师地论》请序,太宗乃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并允玄奘入请,席天下僧尼18000余人。
  阎立本、尉迟乙僧等为佛寺作画。以后杨惠之又为佛寺塑像,佛教文化日渐兴盛。
  西藏大昭寺落成(一说为653年)。
  松赞干布颁布16条人道伦理法。其中首条是敬信三宝(佛、法、僧);第二条为修行正法。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唐太宗卒。临终前一日,召玄奘入宫居住,为之讲《瑜伽》、《金刚般若》,并以相见恨晚、“不得广兴佛事”为憾。
  国诠书《善见律》卷,述释迦牟尼弘佛之事。
  沙门道生取道吐蕃至天竺,于那烂陀寺学法,后赍经像返国,行至泥婆罗病卒。
  玄应撰《一切经音义》。
  新罗普耀禅师赍大藏经返国。
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
  沙门玄照经吐蕃由文成公主送往天竺,新罗僧玄恪慧轮等随往。
  玄奘译《本事经》等。
  道宣撰《释迦方志》。
  松赞干布卒,唐高宗致哀。
650年—1250年
  古印度法难。阿拉伯征服者联合土耳其游牧民族,侵入南亚,盛行于中亚细亚的佛教因之遭到蹂躏。
651年(唐高宗永徽二年)
  废玉华宫为佛寺。
  刺史杜正伦、李道裕、萧锐、贾敦颐等请玄奘为授“菩萨戒”。
  禅宗四祖道信卒于湖北黄梅双峰山,徒众建塔以祀。
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
  中印度僧人无极高携经籍入华,居慈恩寺助玄奘师徒译经,并于慧日寺译《陀罗尼集经》。
  长安慈恩寺主持玄奘修建大雁塔,以贮从古印度带归之佛经。
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
  陕西麟游慈善寺石窟开凿。
  刻立《雁塔圣教序》碑,褚遂良书。
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
  中印度僧人那提三藏携1500余部佛典至长安,居慈恩寺助玄奘师徒译经。
  玄奘译出《因明论》。
  罽宾国沙门佛陀多罗于白马寺译《圆觉经》。
656年(唐高宗显庆元年)
  唐高宗李治应玄奘之请,撰《慈恩寺碑》,玄奘率佛徒列队30里,以古印度佛教仪仗相迎御碑。
  武后生皇子(中宗),依玄奘请赐号佛光王。玄奘于慈恩寺为之剃发受戒。
  吴智敏奉唐高宗之命,为玄奘等高僧塑像。
  在长安建西明寺,以庆贺李敬太子大病初愈。
657年(唐高宗显庆二年)
  高宗命王玄策送佛袈裟至天竺。
  牛头山法融禅师卒。
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
  唐《王居士砖塔铭》刻立。
  书法家褚遂良卒。曾书《圣教序》、《孟法师碑》、《伊阙佛龛记》等书法名作。
  日本僧人智通、智达乘新罗船入唐,求大乘佛法(第二传)。
  吴僧三论宗福亮到日本弘法。
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
  唐高宗遣智琮等礼陕西凤翔法门寺,以寺内贮有佛真身舍利,赐史会昌寺。
  玄奘法师译出法相宗(唯识宗)要典《成唯识论》,沈玄明为之作序。《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至此译成,凡200卷。
  天竺入唐僧人智通译出密教经典《观音咒经》等。
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
  高宗及武后巡幸并州至童子寺、开化寺瞻两大佛像。大舍珍宝财物衣服等。
  高宗下诏迎法门寺佛骨至东都,入内供养。武后舍所寝衣帐直绢1000匹,为舍利造金棺银椁,雕镂穷奇。龙朔二年(662年)送还本塔。
  天竺菩提寺主戒龙为汉使王玄策设大会,赠大真珠箱象牙佛塔、舍利宝塔、佛印等,饯别。
  玄奘法师于玉华宫中译出《大般若经》。
  唐朝僧人道昭入日本传法相宗(第一传)。
661年(唐高宗龙朔元年)
  唐高宗令会昌寺僧会颐往五台山修理寺塔。
  王玄策从天竺回到长安,进所得佛顶舍利。
  京师西华观道士朝散大夫郭行真造金铜佛像5躯,十一面观音像2躯,并诸大乘经,改依佛教。
  王名远向唐高宗进《西域图记》。
  新罗僧义湘入唐,从终南智俨学法,后返国为新罗“华严宗”初祖。
2662年(唐高宗龙朔二年)
  唐高宗诏慈恩寺沙门灵辨入宫讲《净名经》。
  唐高宗令中使送并州二寺大象袈裟,将五台县画师等十余人同往,并绘山寺诸图。
  僧人道因撰《大道内典录》。
  净土宗善导和尚入京化人,说法光明寺,是年卒。曾著《念佛镜》、《往生礼赞偈》、《观经疏》等,另写《弥陀经》数万卷。
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
  中天竺沙门那提(福生)自昆仑返长安,译有《八曼荼罗经》,密教理论较系统地得以介绍。
  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字体刚劲,为法书名品。
66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
  唐高宗命沙门惠概等参覆量校所写一切经,3年内,共合新旧816部,4066卷入藏。
  玄奘法师卒。生前弘法《成唯识论》之说,论证破除“我执”、“法执”以“成佛”,被尊为“唯识宗”初祖。
665年(唐高宗麟德二年)
  唐高宗命僧人玄照奉敕去古印度求法,新罗僧慧轮同往。
  日本遣唐学问僧定慧返国。
  新罗的惠通从唐归国。
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
  唐高宗受道士煸动,倾向道教,封泰山,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限制佛徒剃度。
  唐朝僧智由携指南车到日本。
  新罗僧顺憬随使臣来长安,窥基颇赞其学识。
667年(唐高宗乾封二年)
  南山律宗初祖道宣卒。曾著有《广弘明集》、《续高僧传》等,于佛教发展史多所贡献。
  日本沙门定慧来长安,入慧日道场从神泰学。
  新罗僧人顺璟入华,学唯识之义。
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
  沙门道世撰成《法苑珠林》100篇,兰台郎李俨为之序,又著《善恶业报信福论》及《诸经要集》等10部。
  华严宗智俨卒。生前著有《华严经搜玄记》及《华严一乘十玄门》等,盖阐“六相”“十玄”之旨,并明立五教之义。
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
  建长安兴都寺玄奘塔,以祀玄奘法师。828年重修之。
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
  日本奈良法隆寺主要建筑被焚,重建工作到711年竣工,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木结构佛寺。寺内金堂绘有佛教壁画。
671年(唐高宗咸亨二年)
  唐朝僧义净取道南海附波斯舶由海路赴天竺求经。在印度停留10年,带回佛经400多部,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
  日本天武天皇为祈愿皇后病愈,在藤原宫创建药师寺。是为日本皇族出家的开始。
  日本沙门道久等返国弘佛。
  新罗学僧义湘返国弘法。
672年(唐高宗咸亨三年)
  开凿河南洛阳龙门奉先寺石窟。
  怀仁集王羲之书迹而成《圣教序》,刻于长安宏福寺。
673年(唐高宗咸亨四年)
  阎立本卒。曾为佛寺绘《孔雀明王像》、《维摩像》、《观音感应像》、《延寿天尊像》等。
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
  禅宗五祖弘忍卒。敕谥号大满禅师。弟子慧能继承衣钵在南方传顿悟之义,后被称为“南宗”,弟子神秀则赴北方倡渐悟之义,世称“北宗”。
  龙门奉先寺石窟凿成,大卢舍那佛像宏伟壮观。
  日本天武天皇下诏禁止僧人杀生、食肉。
676年(唐高宗仪凤元年)
  中天竺沙门地婆诃罗(日照)来长安。后请译经,共译《大乘显识经》18部。
  罽宾沙门佛陀波利礼拜五台后,与地婆诃罗同译经论,请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刊布中外。
  日本僧人来求《大藏经》。
  日本天武天皇遣使日本岛诸国说《金光明经》、《仁王经》等。
  新罗僧义湘创建浮石寺。
677年(唐高宗仪凤二年)
  慧能禅师自南海归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弘传禅宗南宗,倡“众生即佛”、“毋外求佛”之旨。
  建长安光宅寺,尉迟乙僧画其壁,所绘壁画有立体感,世称“凹凸画法”。
678年
  日本遣唐僧道光返国,传律宗(第一祖)。
679年
  朝鲜四天王寺建立。
680年(唐高宗永隆元年)
  沙门智运禅师于洛阳龙门山刻石为15000佛,因名智运洞,又名万佛洞。
  河南浚县千佛洞石窟开凿。
  吐蕃文成公主卒。唐遣使往吊。
  日本开始在宫中和诸寺讲《金光明经》。
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
  净土三祖善导卒。生前著有《观经疏》、《往生礼赞》等。弟子、信徒在陕西长安建塔以祀。
68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
  法相宗“百疏论主”窥基卒。他曾在慈恩寺从玄奘学法,弘传法相宗义,著有《成唯识论述记》、《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因明入正理论疏》等。
683年(唐高宗弘道元年)
  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来长安,后译有《大宝积经》等。
  日本天武天皇任命僧正、僧都、律师、使总领僧尼。日本僧纲制确立。
684年(唐中宗嗣圣元年)
  高宗卒后百日,为立大献佛寺,后改为荐福寺。
  东塔宗始祖怀素律师卒。生前著有《四分开宗记》10卷。
685年(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修东都洛阳白马寺,以僧怀义为寺主。
  日本天武天皇命各地每家设佛龛,置佛像、佛经,礼拜供养。
686年(唐武则天垂拱二年)
  福建福州开元寺创建。
  新罗僧元晓卒。
687年(唐武则天垂拱三年)
  南天竺僧菩提流支到洛阳,居福先寺译经。
  中天竺僧日照卒于洛阳,葬于龙门。武则天施绢千匹以充殡礼,梁王请置伽蓝,赐名香山寺,造石像7龛。
  山西永济普救寺创立。
  日本持统天皇继位,为天武天皇设国忌日斋会。
689年(唐武则天永昌元年)
  武则天弘佛,于都城玄武门外建道场,聚数千僧尼做法事,并做《听华严诗》等,高宗李治限佛之风渐为扭转。
  于阗国沙门提门般若(天智)来长安,武则天令其在魏国东寺翻译。
  沙门义净将梵本经寄藏室利佛逝国,冬复往取之。
690年(唐武则天天授元年)
  沙门怀义、法明进《大云经》言武则天为弥勒下生,当作阎浮提主。武则天借《大云经》符命之说,正式称帝,改国号周,并颁《大云经》于天下,诏东西两都及各州建大云寺,以贮《大云经》;度僧尼千人。
  武则天封僧人怀义、法明等为县公,赐紫袈裟银龟袋。
  日本沙门智宗、义德归国。
691年(唐武则天天授二年)
  武则天以佛教助其登基,乃令佛教居于道教之先。
  召神秀入京讲佛法,武则天加跪礼迎之。
  武则天诏洛阳明堂后建天堂,以安置佛像。
  吐火罗国沙门弥陀山(寂友)译出《无垢净光陀罗尼经》、于阗国沙门天智译《造像功德经》等。
  洛阳净土寺、大云寺修缮,尉迟乙僧绘壁画。
692年(唐武则天长寿元年)
  宫中出盂兰盆分送佛寺,则天御洛南门与百官观之,杨炯献《盂兰盆赋》。
  唐朝僧义净自室利佛逝国遣大律返长安,携归新译经论10卷、《南海寄归内法传》及《西域求法高僧传》等。
  甘肃敦煌西千佛堂第六窟开凿。
693年(唐武则天长寿二年)
  菩提流支等在长安上所译《宝雨经》,内有“菩萨杀害父母”之语,武则天乃借以喻已杀唐宗室为天经地义之举。武周政权佞佛之风愈盛。
  武则天始令佛经制“卍”字为如来吉祥万德之所集,音“万”。
  日本持统天皇遣使各地讲《仁王经》。
  新罗僧道照从唐返国。
694年
  日本各地置《金光明经》。
  郭务悰在日本为造弥勒佛像。
695年(唐武则王证圣元年)
  僧人义净由天竺取经300余部归国,武则天趋京师上东门迎接。
  武则天遣使往于阗国迎沙门实叉难陀(学喜)在京都大内大遍空寺,与菩萨流支、义净等重译《华严经》。并亲临译场,为制序文,至圣历二年译成。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96窟(南大像)开凿。
696年(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洛阳弘道观道士杜ㄨ弃道为僧,武则天赐号玄嶷,赐其夏腊三十,开赐僧人僧龄之风。
  北京法源寺正式竣工。
  朝鲜僧圆测于唐朝的授记寺卒。
699年(唐武则天圣历二年)
  法藏在长生殿弘讲《华严经》,成《金师子章》,受武则天宠遇,“华严宗”因而创立。
  重修敦煌莫高窟,李怀让撰碑记事,即《敦煌莫高窟碑记》。
  日本役小角被流放至伊豆岛。
  北天竺僧李元谄为新罗僧明晓译《不空了魍勇弈峋贰
7世纪初叶
  印度那烂陀创立佛教大学与僧院,成为佛教思想文化活动的中心,印度思想、文学发达。
7世纪中叶
  初期印度寺院建筑,取代石窟,各地纷纷兴建寺院。印度教“密教经义”日渐盛行。
  东南亚各国深受那烂陀佛教的影响,佛像确立了独特的美术式样。
  中国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开始创建。又建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开始创建。又建西藏乃东县昌珠寺。
  西藏壁画和布画(唐卡)开始兴起。
700年(唐武则天久视元年)
  唐朝僧一行在河南登封建戒坛弘法。
  义净译出《金光明最胜王经》,武则天为制《圣教序》。
  日本僧法相宗第一传人道昭卒,遗言要求用火葬,此为日本首次举行火葬。
701年
  日本大宝天皇公布僧尼令。
702年
  日本文武天皇令日本诸国设国师。
  新罗僧义湘卒。
703年
  日本遣沙门智凤、智鸾等入唐,智凤从法相宗智周学《唯识》。
704年(唐武则天长安四年)
  武则天诏工匠于洛阳北郊邙山制大佛像,像成后又率百官礼祀。
  实叉难陀译出《大乘入楞伽经》,武则天为制经序。
  重建慈恩寺塔,为砖结构楼阁式。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约建于该年。
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
  中宗诏诸州兴建中兴寺。各地纷纷兴建。
  义净于东都洛阳内道场译出《孔雀咒王经》,中宗李显为制《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以冠于经首。
  武则天卒,中宗为其追福,造圣善寺,立报慈阁,修大像。
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
  尉迟乙僧出家为僧。
  陕西长安建香积寺以纪念善导。是为佛教净土宗名刹。
  禅宗北宗始祖神秀卒。
707年(唐中宗景龙元年)
  唐中宗诏改各州中兴寺为龙兴寺。
  陕西西安小雁塔开建,呈密檐式。
  陕西麟县石泓寺、阁子头寺石窟开凿。
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
  唐中宗李显广营佛寺,劳民伤财,时人有佛教“寺人之家”,及“天下十分之财,而佛有七八”之语。
  鉴真律师神龙初年从道岸受菩萨戒,是年再从恒景律师处得戒。
  唐中宗遣使迎僧伽大师至京师,尊为国师,出居荐福寺。
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
  天竺僧菩提流支在洛阳又译出《不空了魃癖湔嫜跃贰
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
  唐中宗李显与韦后于化度寺设无遮大会,帝后微服观灯,并放宫女数千人观灯。
  唐中宗以养女金城公主入藏,与赞普墀德祖赞联姻。恢复在大昭寺供奉佛像,并容纳于阗僧人在藏弘法。
  日本奈良建兴福寺(即山阶寺)。
712年(唐睿宗太极元年)
  华严宗三祖法藏卒。曾提出“四法界”、“十玄门”等说,视“一真法界”为世界本源,著有《华严探玄记》、《大乘起信论疏》、《五教章》等,弘传华严宗之说。


阿印于 2009-03-11 12:12:58 发表在分类:成梁批竹
(49875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