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09-03-11 Wed

響堂山石窟史蹟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摘自《佛教文化》一卷三期
东初老人

  
  在我國北方除雲岡、敦煌、龍門三大石窟外,更引人注意的尚有南北響堂山石窟,幾與雲岡等三大石窟齊名,這是佛教重要史蹟之一。響堂山分南北二山,北響堂山屬河南省武安縣義井里,南響堂山屬河北省磁縣西四十五里彭城鎮,南北二山相距三十五華里。或稱北響堂山寺、南響堂山寺。這是北齊文宣帝時開鑿的。響堂山又名鼓山、石鼓山、滏山。
  
  北響堂山寺之沿革為:東魏王初為太后治病,召僧建立,廣修善事。據傳,東魏大丞相渤海王高歡(北齊文宣帝之父),於山麓建宮避暑。太清元年(五四七)高歡卒,葬於武安鼓山石窟寺旁(資治通鑑卷一六○)。續高僧傳廿六明芬傳:「令置塔于慈州之石窟寺,寺即北齊文宣之建立也。大窟僧北文宣陵藏中……」石窟恐係這時開鑿。文宣帝天保三年(五五二)於鄴城西南建雲門寺,請僧稠居之兼主石窟寺。道豐住鼓山時,石窟寺一坐禪僧,每日入於魔境,經豐針治始癒。圓通長石窟寺,僧往者希。武平五年(五七四)遂減莊嚴、定國、興聖、總持等官寺,百餘僧為一番,通時爾夏預居石窟,意訪竹林。(續高僧傳二十五本傳)當時刻經大業盛行。仁壽二年,隋文帝於五十一州建立舍利塔,明芬依勅於慈州石窟寺建塔。大窟像背後,北齊文宣帝陵藏於中,其後寺之修補。北宋嘉祐年中(一○五六)改寺名為常樂寺,又遭兵燹,至金代尚書胡礪補修。正隆四年(一一五九)住僧福源,磁州武安縣鼓山常樂寺重修大士佛殿,立碑刻記(現存大殿前)其後每有修補。清代知縣陳灝該寺錄縣志,但民國二年,袁世凱奪取佛像首部賣卻。
  
  北響堂山寺現狀為:常樂寺大雄殿已廢頹,僅存天王殿、方丈。前庭左右有北宋建隆三年(九六二)及乾德三年(九六五)尊勝陀羅尼幢,門外有九層八角大塼塔,殆係隋舍利後身,宋代建立,明代重修。石窟群在寺之背後,鼓山中腹西面,大窟三,小窟四,依小龕四所成。大窟西南部的前面,有新築的拱門。其入口左右列有八角柱,形成前廊,其背後左右奧行頗深,構成平面,長方形室,其內壁面刻有鳩摩羅什所譯維摩詰所說經的全卷,右室外壁則有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入口拱門前刻有忍冬模樣,門柱一方,「龍朔二年(六六二)莊王內人安太清敬造阿彌陀佛像一舖」。他方則有「龍朔二年莊王內人劉媚兒崔磨吉等造彌勒像一舖」銘。洞內間口四公尺,奧行三‧三公尺,三面各有安七尊龕,中尊坐像,施無畏、結與願印,聲聞、緣覺、菩薩為脇侍。入口內壁刻無量義經,洞外北方摩崖西面壁,則有勝鬘經、孛經、彌勒成佛經,特進驃騎大將軍唐邕刻經記之刻文。若依此刻經記,此刻經,乃從北齊天統二年(五六六)至武平三年(五七二)所成。彼山房石經,先立約有四十年。中央大窟(釋迦洞)前面設有二重小門,大窟左右安置神王像,並有火焰栱龕,大窟正面有流雲文八角柱二基,柱基有蹲距獅子。八角柱和入口間,又安立左右菩薩立像,並火焰栱龕,入口的邊緣,飾流雲文帝,其一部出於上部,為龍頭。入口上方設窗,飾有蓮瓣及火焰文帶。洞間口七、八公尺,奧行七公尺。其中心有六方柱,背面為墜道。方柱正面安一坐佛、二羅漢、二菩薩像,成大龕,寶壇周圍成為龕形,刻有香爐、獅子、甲冑武人。周壁明代多數龕,前有造像記。北部大窟(大佛洞)間口奧行也有一‧二公尺。中心大方柱正面及左右三面安一佛二菩薩像,並有龕,正面坐佛,高約三公尺,施無畏,結與願印,左面倚坐佛,右面為半跏佛。寶壇三面,並有火焰栱和寶珠龕,配有香爐、獅子、甲冑神像。方柱大龕上及周壁列龕,周壁下部有薄彫的裝飾,各龕下,作格狹間,其中香爐、蓮枝為中心,使菩薩與天人等對坐。以上二大窟為北齊開鑿的。其後補鑿所構成,特別大佛洞,前記明芬傳,由為藏文宣帝陵所開鑿。次有小窟四所,第一窟在刻經洞右方(隋大業洞),間口一‧七公尺、奧行二公尺。正面右方上部,隋大業七年(六一一)有阿彌陀三尊龕,左壁有釋迦三尊龕。第二窟在大佛洞向左之東面(倚像洞),間口三‧九公尺、奧行三公尺。正面佛倚像及二羅漢、二菩薩像,右壁以釋迦坐像為中心,彫出二菩薩十二化佛等,認為唐代所作。第三窟在大佛洞向右前面下方(嘉靖洞),明嘉靖二年(一五二四)造三十五佛、觀世音、伽藍神。第四窟在刻經洞上方(二佛洞),間口二‧一公尺、奧行一‧二公尺。正面二佛並坐像及二菩薩像,左右兩面各安一坐佛像及二菩薩像,殆為隋代所作。又在二佛洞上方磨崖,刻有十二部經名及大聖十號,次為小龕四,釋迦洞外部左右各一,大佛洞外部左右各一。其中釋迦洞右方龕(唐銘洞),唐顯慶四年(六五九)造釋迦佛供奉,左方龕(明五佛洞)奉五尊二脇侍。又大佛洞右方龕(宋洞)安一坐佛、二羅漢、二菩薩像,有北宋康定二年(一○四一)刻銘,左方龕(明三尊洞),安釋迦、普賢、文殊、梵什二天像,有明弘治十七年(一四九四)刻銘。
  
  南響堂山寺的現狀為:南響堂山在磁縣西方四十五華里,有寺名響堂寺。寺有六角七層磚塔,為道士居住。寺後斷崖,石窟分上、下二層,上有五窟、下有二大窟,皆屬北齊時開鑿。下二窟最大,向右第一洞稱華嚴洞,間口奧行六‧三五公尺,高約四‧七公尺。入口角圓長方形。洞內中心有方三‧六公尺方柱,其正面,寶壇上結跏趺坐佛為中尊,其左右配立像三尊,寶壇上浮刻香爐、比丘、獅子、七尊上部、樹下說法像、佛菩薩供養者像、犍陟悉多太子像。又方柱左右兩面,各安釋迦、二羅漢、二菩薩像,並有龕。其上部配有千佛像,洞左右兩壁上部,各有佛龕。各龕安三尊坐像,從右壁下部到前壁刻華嚴經,後壁中央部以上連方柱後壁左右兩面,上下有佛龕,前壁左右上方設窗。其上種種屋形中,雕坐佛立侍,入口上部浮刻圖,認係阿彌陀佛淨土圖的先軀。天井平坦未裝飾。後壁右方倚像三尊像,左壁為奧之塔形,五尊坐佛像,隋刻有左壁下部三龕,「開皇八年(五八八)袁士才造釋迦像記」銘,唐刻在方柱左面基壇部有大足元年(七○一)在銘三尊坐像,聖曆元年(六九八)在銘五尊倚像龕,同正面基壇左方長安□年(七○一—七○四),在銘菩薩立像及半跏像,左壁有「武周□□□□男玄恪等造彌陀像」及「大足□□趙行□三娘造像」等並有唐代小龕。二大窟之第二西南部(般若洞)間口六‧二公尺,奧行六‧五五公尺,高約六公尺,中心有三‧三公尺方柱,構造概與華嚴洞同,方柱正面七尊像(中尊結跏趺坐)安寶壇上,方柱左右兩面,小佛並坐千佛壁。洞之左右兩壁,各中央為一坐佛,並有佛龕五個,後壁左右各有同樣一佛龕,在此十二龕間,刻有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所說十六佛名。前壁,方柱正面上部浮刻釋迦說法圖,阿彌陀佛淨土圖,更後壁隧道內面刻有般若經,前壁左內面刻文殊般若經一部。更後刻的,左右兩壁列龕上下,方柱下部,前後兩壁各部有唐代小佛龕散在,其中地藏、觀音二尊龕,地藏、觀音、勢至三尊龕,二佛並坐及二脇侍四尊龕等,造像銘從證聖元年(六九八)至先天元年(七一二)亘存十一種。此二大窟為北齊時代開鑿,殆與北響堂山之三大窟同北齊王室關係較密。次上層五小窟,自東北向西南數起,第一窟(空洞)方約三公尺,前後分兩室,前室有蓮瓣八角柱,後室三方,但有三佛像,其他悉塗白色,已失當初面目。後室記「勅封孚佑君純陽祖師之神位」,安置神位牌,次洞間有「大明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歲次乙丑夏五月立」,創建響堂石欄杆證碑。第二窟(拱門洞)入口角凡長方形,高約二公尺,幅一‧一七公尺,洞內間口二‧二公尺,奧行二‧三五公尺。三方寶壇各安阿彌陀佛坐像、觀音勢至坐像及二比丘立像之五尊佛,前壁左「菩薩主馮子昌,佛弟子田邊,侍佛時佛弟子」,後壁左右「觀世音像,主清信女李華暉□世□□主清信女爰公主」刻字。現在三佛及正面兩脇侍菩薩已失頭部,所鑿十脇侍亦皆失去。又從洞內右壁經前壁至左壁上部,刻法華經卷六普門品,正面與菩薩背後刻有造像者氏名。其他為後刻。前壁內面右方隋代三尊坐佛龕,為唐神龍元年(七○五)刻,右壁壇奧彌勒五尊倚像龕,奧壁寶壇右方阿彌陀佛三尊坐像龕,入口右側有地藏半跏像及觀音立像二尊龕,刻銘從長安四年至神龍元年有七種。洞外門上隋刻之尊龕三,下方有唐代小龕二、三,洞外右方有開皇十三年(五九三)銘記佛龕,其上部刻有「舍利弗問曰」經文。中央第三窟(釋迦洞)間口二‧一公尺,奧行二‧三公尺,高約二‧五公尺。正面坐佛像與二比丘立像三尊像,左壁同樣的三尊像,右壁安倚佛像及二比丘立像之三尊像,有龕。正面佛龕天蓋上有過去七佛小像,前壁上部有涅槃圖浮刻,佛龕間右方結跏趺坐佛像,左方安犍陟與悉多太子像,並有小龕,三面寶壇,中央香爐,左右雕神像,天井以蓮華文為中心,浮刻十二飛天。後刻的,正面寶壇有倚佛像龕,並無銘文。第四窟(力士洞)正面七尊像,左右兩面各安置五尊像,前壁入口左右有金剛力士。後刻洞外隋代佛龕有四。即開皇四年翊軍將順陽郡□□樹阿彌陀三尊龕。開皇八年王輝兒之阿彌陀佛像龕,開皇十二年阿彌陀佛像龕及無記銘左壁佛龕,唐代小龕聖曆二年彌勒、地藏、觀音三尊倚像龕,長安二年阿彌陀三尊龕,開元二十三年救苦觀音立像龕,洞內存有唐代造像記銘十三種。次洞間有單層塔,力士洞上部有三層塔,此三層塔四角多簷塔例,殆為最古之一,傳為磚塔形也。第五窟(千佛洞)外壁有三間木造瓦葺建築,取材為肘木、棰木等。窟內間口三‧六公尺,奧行三‧四公尺。中央蓮座上安奉石灰岩製的佛像。前壁內面有千體佛,其他三壁面刻有佛龕,配五尊像。其中,後壁與右壁中尊為坐像,右壁中尊為倚像,推定為釋迦、彌陀、彌勒之像。脇侍有二比丘及二菩薩。天井以八瓣蓮華為中心,並刻有飛天、樂天、捧愎B天、舞天。寶壇成格狹間,為香爐、獅子、神像。其他後刻、窟外部隋代作品,三佛並立方形龕,有唐代三尊倚像龕。
  
  以上二大窟五小窟之外,西方岩面破壞,有唐代倚佛龕,和空洞二,其上認係隋代所作十二小佛龕,更其橫,也有若大佛洞,其入口右側有螭首龜趺碑,內正面長方形,正面壇已殘,左壁前方供養男子,右壁前方供養女子的列像,左壁上部有小佛龕,右壁後方有五尊佛龕,其上部刻有「太平興國七年(九八二)綦珪等造像記」。總之,南響堂山石窟不及北響堂山石窟,規模較小,但富於變化,壁刻文字最為優雅,可惜的是,南北響堂山石窟諸多佛像,特別是頭部,多已鑿去,顯未能盡保存責任。北齊以來所存遺構,在藝術史上為極貴重的遺蹟。
  


阿印于 2009-03-11 10:49:01 发表在分类:考古調查
(48753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