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老J
 从野人,到长城 

2006-06-07 Wed

千里赤城探古堡-赤城镇、马营堡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四)赤城镇

从镇宁堡顺原道返回,在汤泉水库继续向东而行,继而偏向东南而下,在兴仁堡掉转180度后,驶上通往独石的公路。很快我们便到达了如今赤城县的县府所在地——赤城镇,也即明时的赤城堡。

赤城堡“明宣德五年(1430年),阳武侯薛录建。城周3里184步、高3丈、顶宽1.5丈、底3丈。城楼4,门2:东曰崇宁,南称大定。”(贾全富主编《古镇独石口》)赤城北控独石、马营、云州,东拒雕鄂所,南下隆永之路,为独石路的腹中要地。

如今的赤城堡城墙早已淹没在现代化的楼宇和街巷之中,已难以找到古城堡的墙体遗迹,只是城北山坡之上烈士陵园边的残墩台,还在告诉我们这儿曾是一座古军事要塞的所在。这座墩台残高足有3米,残塌成土丘之状。站在墩台之顶,眺望赤城四面环山,城中排排红砖瓦房整齐有序,幢幢白色高楼错落有致,南北、东西主干道交汇的“十字”路口正中,坐落一座高大而雄伟的鼓楼。

2.古遗迹

城中高矗的鼓楼是赤城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完整的明代建筑,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鼓楼巨大的砖石基座上,建有双层飞檐阁楼。基座中有券门贯穿南北,北曰控馭,南曰(宀+雋)明。北侧面左右各有一道小门。座上阁楼斗拱清楚可见鲜艳彩绘。

在城东侧,我们还发现一座拆毁过半民宅横山头露出的木结构梁拱,根根粗大的木柱雕工精致,实为精品,可惜不久之后这间老宅将被拆毁,估计木柱也难逃厄运。

城中有一处据称是地主家宅的旧址上,虽然老宅已消失,但却留下了一对精美的圆形石门墩。

(五)马营堡

离开了赤城镇,我们再次驱车北上,至云州之后,向左拐驶上一条小道,擦过美丽的云州水库,过羊坊,便到达了马营乡,也即明时的马营堡。

《畿辅通志》载,马营堡,在县西北六十里。西至边墙二十五里,北至边墙三十里。明宣德七年(1432年)筑堡,周六里有奇,门四。

马营堡“旧名震州,又名西猫峪。城方6里50步,高3.5丈。堡楼4,角楼4,铺24。堡门4:东曰宝文,西曰昭武,南曰文义,北曰恒仁。”(贾全富主编《古镇独石口》)

“周六里有奇”的马营堡,也是独石路众多城堡中规模较大的一座。

在战略地位上,马营堡“两角枕冠帽山、西山,险恶非不可恃。然三面悉临平川,敌登山俯瞰城中无遁形矣。次冲如大石磋墩等五处,山势险峻,镇门、威远、厦儿岭等墩,四处平漫,可通大举。”(《宣镇图说》)

“有警则设伏镇宁墩堵剿,半壁店、仓上堡相为应援,松树堡可以邀击,君子堡为之击尾。平时分布既定,无庶几多算则胜乎。”(贾全富主编《古镇独石口》)

如今的马营堡,一条山间公路贯穿南北堡门,村庄沿公路而兴建。城堡四周的墙体外包砖被拆殆尽,留下了近乎连贯的一圈残土墙。也算是如今赤城县境内保存较为连贯的城堡之一了。城堡的南堡门被完全拆毁,北堡门也被拆毁,但留下了堡门外的翁城残墙。在城堡残墙四角之上,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当年角楼留下的巨大方形土基。四周的城墙上,也可以找到墙台、铺房等残基。

2.古遗迹

在马营堡中古建筑最多的要数古庙了,老乡告诉我们,“马营庙最全,啥庙都有”,这种说法,在赤城其他城堡中也得了印证。据说,明清明期,只要周边城堡中有的寺庙,在马营都可以找到,其他城堡中没有的,马营也照样有。如,武大郎庙,在赤城古堡中算是独一无二的。老乡告诉我们,这些古庙大部分在解放前已被拆毁,“文革”中则彻底拆去了所有的古庙。无人知道,古庙中大量的石碑流于何处,估计这些石碑也同古庙一样永远地消失了。

另有鼓楼一座(成化二年建),钟楼一座(宣德七年建,嘉靖中毁,万历三十九年居人王承业募修。)





野人老J于 2006-06-07 09:35:34 发表在分类:正在消失的古堡
(48909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