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历代长城-〉战国长城-〉齐长城
齐长城示意图

暮年壮志 再创辉煌
一个徒步考察者的心声

[ 返回首页 ]


解开齐长城千古之谜
孙立华 2004年7月 发表于长城小站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孙立华 退休干部,齐长城考察队负责人之一,《齐长城》一书第一副主编。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7. 城墙的构筑特点

  齐长城是由城墙、关隘、城堡兵营和烽燧共同组成的一条军事巨防。其构筑特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险制塞。

  齐长城城墙的主要构筑形式分为土筑、石砌、土石混筑和山险墙四类,每一类都独具特点。

  平原和矮丘,用土夯筑成土城墙。一般底宽十二、三米,高七、八米。土筑城墙,板筑时分层夯实,夯层10—25公分不等,现裸露处夯层明显。筑墙材料,黄土、黄粘土、沙土、沙砾土等全都取自当地。附图为莒县长城岭断面夯层明显。


  齐长城的土筑墙体不平凡之处就在于,从东到西不管近海还是内陆,不论何种土质,全都加盐水板筑夯实而成,盐水造成泥土板结,墙体非常坚固,至今盐渍随处可见。这是齐国发达的渔盐业在齐长城建筑上独特的科学应用,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建筑上的重大创造。图示土石混筑墙体中也见盐渍。


  秦、汉长城的土筑城墙中发现有借助芦苇、红柳枝条等作连结物以增强其坚固性。为此就有学者推而论之称齐长城的城墙中也有秸杆等植物枝条存在。像《山东省志·泰山志》所描述:“石砌墙,拐弯处用草拌粘土砌石。”一些地方史志和著说也有土筑城墙加草秆作连结之说,还有三合土夯筑说。但实地考察中在千余里齐长城土筑城墙无数纵横断面中未曾发现有任何植物枝条、秸秆等连结物的存在,也没有发现三合土的踪迹。

  山上的城墙,以石垒砌。无论是块石、条石、片石,花岗岩、石灰岩、沈积岩、玄武岩等都就地开采。不分材质和形状,全系干垒,不加任何黏结填充物。即是太平山、城顶山一带之无棱角浑圆的大块玄武岩和簸箕山上的“蛤蟆籽石”,同样能够砌成高大坚固的城墙,附图为安丘境玄武岩石砌城墙坍塌状。


  除以后朝代加修的城关之外,石砌城墙的石块,未见人工凿痕。图为疙瘩岭上2000余年前的片石墙体,残高3.8米,保存如此完整,其垒砌技术之高令人惊叹!


  石砌城墙以其修建位置而言,有两种基本构筑形式:有的沿山脊以石垒砌成宽4—7米的双面城墙。如长清北麻套北山、章丘与莱芜间的秋水峪顶、考池崖一带都属这一类型。图系考池崖双面石墙遗迹。


  然而,更多的石城墙并不修筑在山脊顶,而选在山脊面对敌方一侧陡坡上,开挖少量土方,垒成1—2米厚的单面石墙,石墙与山脊之间填土或碎石,形成外侧城墙高六、七米,内侧墙高仅1—2米的居高临下之态势,收到易守难攻并且省工节料之效果。附图分别为锦阳关以西城墙外、內两侧视图。



  此外,在长清的陡岭子山上发现50米长双层城墙,即在城墙之外侧又筑一层外墙,两墙相距仅2—3米。三股峪北山有锯齿形城墙,即城墙外侧每隔10米左右即有一处呈三角形突出,似为加固之举,这段城墙长近300米。

  丘陵地以及土城墙与石城墙交接地带的城墙,多土石混筑。形式有三种:一是如前所述,外侧单面陡墙内侧填土石的形式;二是内外两侧各砌1米多厚石墙,中间夯填土石而成。附图为西峰关处城墙遗迹,两边砌石墙中间填土石尚可辩认.


  沂山至穆陵关、安丘与沂水边界一带多采这种形式;三是在第二种形式的基础上每间隔7—10米中间加横墙,形成格子状的石砌墙骨架,中间夯填土石。这种形式多用在山坡上,既节省石料又可加固两侧石墙,还能防止泥土流失。诸城的马山至北山一带的城墙就是这样的。

  纵观千余里齐长城,建筑在横贯山东大地泰山、鲁山、沂山、五莲山山脉上,这是一道群峰耸立,峻极重叠,沟壑纵横,跌宕起伏的天险。而在像泰安、历城、莱芜、章丘接壤的四界首、蒿滩等地海拔600米至800米本来就险要的高山上,仍然修筑石城墙,使这一军事钜防险上加险,难以攻取。

  充分利用山险墙。

  修筑长城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巨大工程,聪明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因地制宜、节时省力的办法。充分利用悬崖峭壁山险墙即是一例。在十数米乃至数十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因无法攀登而不再在其上砌筑城墙。这种情况,齐长城全线用得很多,短的数十米,几百米,长的达千余米。附图为莱芜博山交界处双堆山南悬崖。


  考察中,更重要的发现是有些地段未筑城墙而以“山险”代替,解开了历史文献中之谜底。

  关于泰山的长城,《正义》引《泰山郡记》称:“泰山西北有长城”,又引《括地志》:长城“缘河历泰山北岗上”。

  雍正《山东通志》记载:泰安县境长城“在县北泰山之阴,与历城接界”。

  很多人据此理解为齐长城城墙砌于泰山北岗上。而经实地考察,齐长城确实未经过泰山主峰,它自泰山西北,经泰山之阴迤逦东去,但城墙只修筑到泰山西北的钉头崖,其以东的老鸹尖、摩天岭、高山尖子、牛山口一带的“泰山北岗”,长达30华里没有修筑城墙,而是利用海拔八、九百米的高山险峰代替城墙,并以海拔1545米的泰山主峰为屏障,步兵车阵是无法逾越的。附图:摩天岭至牛山口一带岭脊,其上没有城墙。


  再如博山境东段长城。乾隆《博山县志》:长城“自峨岭之脊,东逾秋谷,接荆山,迤逦岳阳山以东,逾淄水,接临朐沂水界之东泰山(即沂山)”。道光《沂水县志》、光绪《临朐县志》都记载东泰山及其以东有齐长城。但从“逾淄水”到东泰山(沂山)的190多华里间,未提及长城具体走向。这次实地考察证实,齐长城遗址在城子村(古城)逾淄河,东到三泰山止,而从三泰山以东虽有黑虎、油篓、雁门等诸“寨”而无城墙,直到沂源县大崮、小崮之东才见城墙遗迹。这是因为据粗略统计,在南自鲁山,北至三泰山,东到大崮,南北36华里,东西28华里范围内,有海拔800米以上山峰52座,当时车马厮杀的冷兵器战场是难以在这“博山”之中摆开的,况且南有海拔1108米的鲁山屏障。因此,用山险代替城墙不无道理。

  齐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它在中国长城建筑史上,首开“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先河。

  像齐长城如此庞大恢宏的工程得以修建,得益于齐国雄厚的经济基础,而上述齐长城的战略设防、建筑技巧等又无不归结于齐国科技发达和军事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诸多著名军事家,它为中国历代长城的修建开创了先河,对中国长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20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