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秦始皇长城

  由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军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燕、楚诸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军队开进不战而降的齐国都城临淄,彻底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
  秦统一后,对秦统治形成威胁的主要是北方的匈奴。
  匈奴族,中原称其为胡,早就同中原的华夏族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战国时期,借大国争霸之机,匈奴奴隶主乘隙不断侵扰边境。逐步占据了北方河套地区,严重地威胁了秦后方的安全,被秦视为后患。秦完成统一大业后,为解除匈奴奴隶主对秦王朝的威胁,遂发起了北逐匈奴的战争。此役并未完全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为维护和保障中原地区的安全,防御匈奴奴隶主南下掠夺和滋扰,秦始皇下令,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修筑万里长城。
  《史记·蒙恬列转》载:“秦已并天广,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1
  虽自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都投入了较大的力量修筑了长城,但其长度少则数百里,多亦不过二、三千里,只有秦始是所筑长城逾万里之上,自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关于秦始皇所筑长城的具体时间,《水经注》河水条载:“始皇二十四年,起自临洮,东暨辽海,西并阴山筑长城。”2此载“二十四年”应为三十四年之误,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其还未最后统一全国。《史记·秦始皇本纪》亦载:“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适精狱吏不直者,筑长城。”3根据上述记载可知,秦始皇筑长城当始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前后。
  先于秦始是所筑长城起止点,历史文献中仅记载起临洮至辽东,其行经之地记载亦很简单。根据历史记载及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可知秦始皇所筑万里长城,基本上是在燕北长城4 ,赵武灵王所筑赵北长城5及秦昭王所筑长城6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并将原来燕、赵、秦长城不相连接的空隙之地补筑上城墙,使起临洮至辽东的整个长城防线联贯为一。
  秦始皇长城大致为:西起于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向北至临洮县,由临洮县经定西县南境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由固原向东北方向经甘肃省环县,陕西省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
  黄河以北的长城则由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直插大青山北麓,继续向东经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县境。由尚义向东北经河北省张北、围场诸县,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向东南,终止于朝鲜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处。
  秦始皇在大修长城的同时,下令将战国时期各诸侯用以割据自卫所筑的长城全部拆毁。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是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大巡幸,从咸阳至碣石,刻碣石门:“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7
  秦始皇三十二年的这次出巡,主要是为北伐匈奴作准备,于他出巡归来后不久,便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向匈奴发起了进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史记·蒙恬列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88,第2565页。
  2.《水经注·河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王国维校注,卷3,第81页。
  3.《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6,第253页。
  4.郑绍宗:《河北省战国、秦汉时期古长城和城障遗址》,载《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5.盖山林、陆思贤:《阴山南麓的赵长城》,载《由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6.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载《河山集》二,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7.《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6,第252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