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永昌县辖长城

  永昌县位于武威地区西部,其东接民勤县,南连武威市,西与张掖县相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交。
  永昌县地处祁连山东北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北部为龙首山的东延部分,山势较为低缓,中部则为河西走廊绿州,亦称永昌盆地。
  永昌,汉于此置番和县,元朝设永昌路,属甘肃行省,明置永昌卫。据《明史·地理志》载:永昌卫,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三月置卫,属陕西都司”。1
  长城由民勤县沙井子村向西进入永昌县新圈村地界,其在永昌县境内的大致走径为:入境后继续向西南,经过董家庄等村,至李家大庄,然后西转,经头墩、青山堡等村,至河西堡。过河西堡,长城又转向西南,沿金川河至金川峡水库。过水库后,由地家湾村转西北,过阎家壕村后约十华里,开始在永昌至山丹公路的北侧与公路平行,至永昌县与山丹县交界处。永昌县辖长城约长二百四十华里。
  城墙内民勤县的沙井子村至永昌县北大滩段为黄土夯筑,城墙虽风蚀严重,但墙体尚存高二至四米。由民勤菜旗堡方向所来城墙,于北大滩交于主体城墙。这段墙在民勤县境内的部分已毁掉,但在永昌境内的约十二华里的夯土城墙,虽已圮塌严重,但墙体遗址大部分尚存,高约一至二米。
  由北大滩长城汇合点至李家大庄段夯土城墙,风蚀严重,今所存部分高一米多,有些地段仅存痕迹。
  长城由李家大庄转向正西,经头墩村、李家南院村至青山堡。这段夯土墙靠近李家大庄一侧的城墙毁坏严重,残存的部分已无墙状。
  头墩村一带夯土墙自然损坏较前部分轻些,墙体断续相连。过头墩向西约十华里到青山堡,已无墙迹。青山堡城段于六十年代初。
  长城由青山堡向西北至河西堡段,只在上三庄、鸳鸯池村南,各有一段残存的夯土墙,其余的地段已无墙迹。河西堡现为一较大的城镇。该堡西南的鲁家庄张建国的家院内,有一座高约十五米的夯土墩台。此墩台保存完好,墩台南侧中间部位有一门。台东亦有一座型制与此台相同的墩台。鲁家庄村北山坡上东西各有黄土夯筑墙,但毁坏严重。这段墙止于村西红山半山腰。
  过红山,为金川峡水库,永昌城居水库南三十多华里。据《甘肃通志》载:永昌“旧有土城,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指挥张杰增筑,周七里二百三十步,高三丈六尺,厚二丈九尺,为门四,东曰‘宣化’,南曰‘武胜’西曰‘镇西’,北曰‘安定’,皆有月城。池阔二丈三尺,深一丈二尺。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指挥高升增筑南关厢”。2
  长城夯土墙于金川峡水库北岸又现,向南继续至地家湾村。这段墙较好的地方存高约四米、宽二米,过地家湾村转向西,经后大寺、毛卜喇、宋家湾至月牙湖。这段夯土墙墙体基本连贯。后大寺村北山上有一座七层塔,村南也有一塔。毛卜喇村东城墙外有一座已废弃的城堡。此堡长约三百米,宽约八十米,城堡夯土墙除西侧较好外,其余部分圮坍严重。毛卜喇村的夯土城墙保存较好,墙高约五米、宽二米。有的地方墙项外侧夯土垛口尚有残存。过毛卜喇村至宋家湾村段,夯土墙圮坍渐重。宋家湾村西有一秃山,当地称黑山子,山上有一墩台。由宋家湾至月牙湖,夯土墙断续残存,所存部分高约二至四米,毁坏部分已似平地。
  由月牙湖村向西至河口子,然后转西北至阎家壕村段,夯土墙毁坏较为可重,有些只在地表略存痕迹,但其遗址基本连贯。阎家壕村西南约五华里,明时筑有水泉堡。据《甘肃通志》载,此堡“周二百八十丈,设官兵防讯。”3由阎家壕村城墙继续向西北,至永昌与山丹县交处界。这段墙为沿山脉南坡黄土夯筑,永昌至山丹公路在长城南。城墙自然圮坍,多只存一道土埂状的遗址,仅个别地段尚有夯土墙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史·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2,第1015页。
  2.《甘肃通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卷7,第15页。
  3. 《甘肃通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1,第6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