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狄的豆腐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008-08-15 Fri

老狄的塔之旅之24-7:应县木塔之4

图1是从塔下即可看出木塔的2层(1、2层之间还有两个暗层)歪斜。
木塔每层的斗拱都不完全一样,图2是其中一部分。
图3是木塔上的描金彩绘。
图4是木塔塔刹。









老狄于 22:10:05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758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老狄的塔之旅之24-6:应县木塔之3

图1到图4是从几个角度拍照的木塔。








老狄于 22:07:08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745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8-08-14 Thu

老狄的塔之旅之24-5:应县木塔之2

图1是木塔塔名匾。
图2是1987年的木塔鸟瞰照。
图3是上世纪7、80年代的木塔正面照,老狄记不得第1次来木塔时是什么样子,但记得第2次来木塔就是右边那种铁栅栏门。







老狄于 22:56:42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754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老狄的塔之旅之24-4:应县木塔之1

上个世纪80年代,当老狄还是名高中生的时候,曾随家人到过应县木塔,1996年的春节期间老狄第2次来到木塔,后来在和绿野走五台山活动归来,也曾远远地眺望木塔,这次可以算是第4次来木塔了。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即建在佛陀宫殿内专门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塔庙,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3大奇塔。木塔建于辽清宁2年(1056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全塔在结构上没有用一根铁钉,全靠木构件和54种斗拱卯榫咬合叠垒而 …… >>











老狄于 22:38:25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797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2008-08-13 Wed

老狄的塔之旅之24-3:大同雁塔之3

图1是塔刹,图2是塔身仿木斗拱和檐角风铃,图3是镶嵌在塔身上的写有古代举子姓名的碑刻,塔身上的碑刻被不讲道德的游人涂鸦得乱七八糟,我只能找到这么一小块还能约略看清字迹的地方拍照。
图4是城墙下歪倒的雁塔文保碑。









老狄于 22:27:31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748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老狄的塔之旅之24-2:大同雁塔之2

1996年春节期间,我们一行4人初到大同,曾登临雁塔。那时塔下的夯土城墙就是部分包砖,12年来基本没什么变化。
图1和图2分别是塔下没有包砖的城墙,图3是残存的城墙角楼,图4是从城墙包砖垛口处朝城下俯瞰。









老狄于 22:11:13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748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老狄的塔之旅之24-1:大同雁塔之1

日前去大同,重游了12年前的一些故地。
图1到图4是从几个角度拍照的大同雁塔。
大同雁塔耸立于大同东南城墙之上,高约17米,是一座八角七级空心砖塔,大约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因每年春夏塔上有飞雁众多,故有其名。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第一层辟有东西拱式两门,其他六面各镶碑碣一块,上刻天启年后历代举子姓名,住处等。二层以上塔身各开四门,依八面方位交叉更替。每层上均有仿木结构斗拱、飞檐,檐角挂有风铃,,风起铃响别有一番情趣。过去这里还曾是举子高中,吟诗的地方。把佛教中的塔应用于军事上,这一 …… >>









老狄于 22:03:04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831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3) | 标签:  


2008-08-05 Tue

阿印你还不服啊

好好看看这写的什么?首博也是可以出错地嘛
另外明迷迷,这个铜车形器应该不是刑具,仔细看看说明就知道了,总不能让印总蹲在刑具上面嘛,嘿嘿



老狄于 21:35:47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817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2) | 标签:  


2008-08-04 Mon

首博观展所见之4:八十七神仙卷

图1到4均为徐悲鸿纪念馆藏品,唐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因水平所限,我拍得很失败。








老狄于 22:54:10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807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首博观展所见之3:宗教

图1:清代黄檀木观音像,旁边题字是乾隆御笔。这是北京妙应寺白塔塔藏。
图2:一幅没有看到说明的佛像照片(展品就是照片)。
图3:法海寺水月观音照片,法海寺现在修缮后重新开放,观众只能看到壁画的高仿,原作不开放了,当年我可是看到过原作。
图3:







老狄于 22:49:05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825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3) | 标签:  


首博观展所见之2:有关古建

图1:汉代绿釉陶楼,这楼子前方画面之外就是那个娇贵得不让拍照的马王堆T形帛画。
根据展览说明,这个绿釉陶楼是“汉代的高层建筑”,属于东汉(25到220年),1990年河北省阜城县桑庄汉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品。陶楼由台基、门楼和5层门楼组成,是一件仿木建筑的陶制模型器。说明太长,懒得全上了,总之这种楼阁式建筑明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与风俗,再现汉代楼阁式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图2:魏晋畜牧壁画砖
根据展览说明,这个画像砖是“北方牧民写真画”,属于魏晋(222到420年),1972年嘉峪关新城第5 …… >>





老狄于 22:46:13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798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首博观展所见之1:青铜器

图1:虎目虎耳扁足铜鼎
根据展览说明,这个虎耳虎形扁足铜鼎是“虎崇拜”的产物,属于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到前1046年),1989年在江西新干大洋州出土,江西省博藏品。
鼎为饪食器,这是已发现的形制最大的一件扁足青铜鼎。独特的扁足表现为稍有变形的虎。耳上双虎形象写实,与虎足呼应。一改商代铜鼎的厚重压抑之风,显得较轻松活泼,让人领略到了商代审美情趣的另一个层面。虎装饰的青铜鼎为江西所独有,是商代江西土著青铜文化的标志,表现了当地独特的虎崇拜。新干大洋州商墓随葬的青铜器中扁足鼎占相当大的比重,且各类鼎 …… >>







老狄于 22:42:01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983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7) | 标签:  


 记录总数32条 页次:2/2 每页:20条 上一页
 


Power by 小站博客, Ver0.7 update at 200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