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Escape
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 As we forgive those who have trespassed against us. 
 

2006-05-19 Fri

寻踪晋冀明长城(四)

六、发现之旅(二)
牛帮口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脚,往南沿冉庄河经花塔可达吴王口;向东经过独峪、上寨、水堡等地的狭长谷地可达涞源,继续往东沿河谷可达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因地势较低,该处原有一段从河谷蔓延至山上的单边墙和四座敌楼,其边墙长度和敌楼密度在该地段都是较多的一段。该地战略位置重要,近代八路军从晋察冀根据地向冀东挺进时亦取道该处,现在G108也是通过该处过繁峙。
在花塔因为贪睡结果误了晨光,出来时,严老师、秋阳等人已经在山顶的C21号台边上了。抓紧时间先看了位于河谷边上的C18号台,18号台外观基本保 …… >>











老涧于 13:28:36 发表在分类:梦回长城
(4919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6-05-16 Tue

寻踪晋冀明长城(三)

五、城赏
次日起床,昨晚赶来的诸位竟已趁早先行赶到下一步要去的长城。匆忙吃完早餐,谢过老乡之后赶紧跟了过去。紧忙赶着看了几座楼子之后(后文再叙)跟着大部队开往了今日的主要目的地:茨沟营。
茨沟营为内长城重要城堡之一,是通往五台山的关口。今该处尚存残墙几段,敌楼一座。《考实》载“城内旧制尚存,城东、西、南三面开门。东门今尚存砖券拱门洞,门额上嵌有一块石匾,阴刻楷书‘应关城’”。
东门城楼为少见的双重门楼,其一在砖券拱门之上,另一个却是悬空的,靠木柱支撑。楼内有《新建楼阁碑记》,为“天启三年(1623年 …… >>







老涧于 22:09:03 发表在分类:梦回长城
(4915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晋冀明长城考(二)

三、发现之旅(一)
《明长城考实》载“长城由神堂堡东北出繁峙县入灵丘县牛帮口界,然后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南抵吴王口,转东奔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处,这路便是人们所说的内三关长城;另一路……”。山西繁峙、灵丘,河北涞源、阜平交界地带,山多陡峭,河多狭长。内三关长城西段正好处于这个地带,因地势故,除部分缓坡地带以外多未筑墙,仅在重要关口两山对峙处的峪口各筑有空心敌楼,故而看起来长城分布极为零散,部分敌楼鲜见当代文献记载,《明史•地理志》,《畿辅通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对这些楼台亦少有详细记载 …… >>









老涧于 16:23:53 发表在分类:梦回长城
(4935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千里走单骑——寻踪晋冀明长城 (一)

千里走单骑
——寻踪晋冀明长城
题外话:本不想和火星人都知道的张艺谋新片扯上关系,也试图用“万里独行”来命名,不过那位田伯光老兄较之张大导似乎更让人浮想联翩,就用这个千里吧,一是广州到北京、河北、山西数千里之遥,二是寻访途中往往仗着年轻一个人跑前面去了,这两样加起来,也算是千里走单骑吧?不过没有什么好得意的,秋阳说我们至少相差一辈,诚然如是。我这么瞎跑,只算是为各位前辈增加一点效率、减轻一点负担。
一、 世纪百年
老照片寻址几乎已经是小站的一个传统,去年长城@抗战的轰动犹在眼前,今年又相继发现一 …… >>





老涧于 13:20:47 发表在分类:梦回长城
(4883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6-04-24 Mon

[旧文]千分之一长城,百分百行走——古北口至司马台穿越小记

千分之一长城,百分百行走
——古北口至司马台穿越小记
这个世界有一种人是为“驴友”这两个字诞生的。不知道是谁开始把那些行走江湖的人们叫做“驴友”的,但是“驴友”似乎也是一种待遇,一种追求,甚至有一种人可以被称作“猛驴”的,当然那是“驴友”之中的侠之大者,能修为至此也是需要灵气和想象力的。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驴友”,也不敢奢望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人人景仰的“猛驴”,我只是希望我能在可以亲近和接触的限度内触摸到更多的真实、收获到更多的感动。我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行走江湖是一种爱好,亲近自然是一种习惯”,大约 …… >>



老涧于 17:43:01 发表在分类:梦回长城
(4874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记录总数32条 页次:6/7 每页:5条 上一页 下一页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