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8-01-18 Fri

《隆永之役》(五)司令、诗书合创之。附地形图!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五、入寇隆永
虏入大边,将攻滴水,万达方知赵卿已私返宣府,又闻滴水崖只备兵马三千,于是“大骇曰:三千人足戍滴水乎?”。赵卿只安排三千人马,如何能守住滴水?!于是督促尚文,不顾一切,急速应援滴水。同时携带亲兵,通知各路人马共往救之。然各师未至,虏已拔滴水。
俺答对宣府北路、东路地形早已了然于心,入犯及返回路线亦有多套方案。虏克滴水后,当晚原地扎营休整。
第三日,即癸丑日。(农历二月十三日,公历3月11日)晨,北虏自滴水崖南涉白河至对岸温家店,二地相距三里,然后沿数条小路翻越延庆北山,南下至宣府东路隆永妫河川地。亦有向东南翻越黑峪口,以打探永宁情况之小股虏马。
延庆妫河川地以北之山,明代习惯统称为北山。北山再北,为白河川地。滴水崖堡便坐落于白河川。该堡以南,便为延庆北山。
嘉靖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北虏由滴水两犯隆永。为阻止其由山南各口通过,宣府北路官军于常胜庄以南山上修建长城支线及报警墩台,可称为南山边墙或南山隘口墙。该墙东起大边,沿白河堡孙家梁,即北京、河北山脊分界线,向西南二十里许,至黄峪口东北,与延庆北山边墙相接。换句话描述;北京、河北分界线以长城为界。
宣府东路官军亦在延庆北山之上修建北山边墙,或称为北山隘口墙。该段边墙自东部大边向西分叉,沿北山脊经佛爷顶、黑峪口、玉石尖、黄峪口、降蓬山至半块豆腐山一带,长三十余里。此段长城制造粗糙,坍塌久远,早已被人遗忘。
明代古籍中对此二段墙体云:北路滴水崖堡“增筑常胜南边墙,峻削苦菜北崖嵯,密布丁壮,昼夜设伏……”。东路隆庆“境内南、北山岭隘口可通人马处,悉用砖石砌塞。山峰塞峨可以瞭望者,各置烟墩。墩口各拨军三名,夜不收一名,专一守瞭,卫委指挥以专提调。又各差千百户以细领之。遇警则举火以相告,昼则燔燧,夜则举烽”。
延庆平川以南之山,明代习惯统称为南山。南山以南,便为明代皇陵及周边禁山。为防止北虏于隆永南山各口南下陵寝,宣府东路隆庆、永宁二卫大部官军负责南山各口防守。这些隘口包括:大红门、小红门、柳沟、塔儿峪、西灰岭、东灰岭、火烧岭、井泉、韩家庄、谎袍沟、小张家口,及八达岭口外岔道。
同时,怀来卫官军防守本辖区南山各隘口:瑞云观、棒樵峪、东棒樵峪、西羊儿岭、大山口、小山口、火石岭等。
需要明确,上述隘口属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南山联墩隘口之前身,因此隘口名称、数量及具体位置,并非与联墩隘口一致或相重合。
嘉靖三十年后,蓟镇又于南山以南筑长城,即现今八达岭一线长城。而八达岭口早于该处长城建立,八达岭后身居庸关则更为悠久。
北虏进入隆永,有恃无恐,扎营于隆庆州城东三里石河营。由此足见北虏对明军实力不屑一顾。时官军大部前往南山各口防守,隆庆城内空虚,只可自保,决不敢出战。
扎营后,俺答随即派遣多路“游骑”四处侦察,其目的为查看官军动向,寻找攻击路径,同时兼带抢劫。
游骑“东及永宁川,南及延庆南山一带岔道、灰岭、柳沟、大、小红门诸口”。石河营东至永宁、灰岭一带约三四十里,南至大、小红门、岔道一带约二三十里。笔者不得不叹曰:俺答理智而又疯狂。
第四日,即甲寅日(农历二月十四日,公立3月12日)。晨,俺答立于中军大帐西望,隆庆州城墙远远矗立,高大而威武。妫河自东北永宁西南而来,绕隆庆城南门外,而后向西流淌。此刻,俺答知道,明军虽未攻击,然定有若干明军探马监视自己举动。于是,俺答命令道:过河!南下!
北虏大军拔营南移,于隆庆城南门外妫河大桥过河。
宣府游击将军王钥、大同游击将军袁正率所部,正于妫河南岸监视北虏动向,同时等待援军。忽见虏动,不顾兵力寡弱,拼死阻击于桥南,力战而稍却之,士气始振。北虏见正南抵抗激烈,便顺势向西南进发。
此刻,无人可判断俺答心计。为何不攻隆庆城?是否南下攻打南山某口或八达岭口?是否欲寻明军决战?是否向西欲自怀来、长安岭返回?
北虏自州城之南过河,西南沿途大掠之。行近三十里,经大兵马营,过隆庆州最西端村落苗家堡,抵怀来县东界——曹家庄(营)。
时北虏探马见西方尘头大起,知明军主力已到,立即前往侦瞭。远见周尚文所领大同兵阵容整齐,士气正盛,队形不露破绽,不由肃然起敬,急报俺答:明军主力首尾不见,以烟尘及队形计算,估约万余骑,自西方怀来城大路而来,已东渡妫河,至曹家庄(营)以西石柱村,相距七里许。
大同总兵周尚文提大军星夜驰援,半途知滴水崖已破,俺答南下隆永,于是由西径东,直往隆庆而来。行至怀来县东界石柱村,终与俺答大军相遇。前锋探马来报:北虏抵石柱村以东曹家庄(营),相距七里许。
时天色微晚,俺答尚未扎营,恐尚文偷袭,遣使至尚文处,传口信曰:“诘朝当见”。此句可直译为:明晨相见(厮杀)。
“诘朝当见”,其原始出处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诘朝:西晋学者杜预注为:平旦。意为黎明,太阳未出而天色放亮之际,可用寅时表示。
俺答使者前来,若只为传此四字,近乎白痴。我等应予完整理解:今晚休战,互不偷袭,明晨列阵,兵刃相见!
自古大军停进,尚未扎营或列阵之时,最怕偷袭,因此必首要结营。正如现代士兵到达阵地之时,宁肯不吃不喝不睡,首要掘挖战壕以保性命一般。
双方均担心对方偷袭,因此俺答意欲稳住尚文。官军来势匆忙,尚未扎营,亦恐偷袭。双方一拍即合,尚文听罢自然应允。
临阵敌我常有口头协定,相互遵守便为君子协定。此约定看似滑稽,然此法则自古有之,相当于今日之“潜规则”,并无成文契约。此协定并不适于奸诈小人,北虏虽凶残、疯狂,然却豪爽,并不奸诈。
俺答露出微笑:“结营曹家庄”。
尚文面无表情:“壁于石柱村”。
两村七里间,便是“诘朝”之战场。

附图89:隆永之役战斗经过示意图
附图90、91、92:南山防线后面的陵寝









诗书于 2008-01-18 22:34:47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7962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