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6-04-22 Sat

南山联墩岔西考(四 1、2)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四、南山联墩之效果
笔者窃以为,筑联墩于南山,其初始设想与实际效果较有差距。表现为:墩台间隙以火器防守实际操作困难、武备不修、南山一带缺水严重、地势平漫无险可守;
1、墩台间隙以火器防守实际操作困难
嘉靖三十七年,仅距兵部侍郎江东疏请筑墩两年之后,兵部尚书杨博便对联墩之效果持以否定态度。
杨博《请增筑各路墩台疏》中明确道:“先年守臣建议设立联墩似为得策,但联墩空内宽者三十丈,多者四五十丈,必须摆守之军人人能用火器方保无虞。但有一、二庸懦参乎其间,致虏突入,为害甚重。惩前虑后,终非万全之计”。(《宣府镇志•卷十•亭障考》)
杨博所虑者,为墩军素质“庸懦参乎其间”。
南山联墩“抽怀、永、蔚、延余丁守之”。(《山西宣大三镇图说•南山总图说》)守墩军人称为墩军,非正规官军。
嘉靖三十五年,江东上疏“令墩军取便携家及邻近农家欲居者”,此言可理解为:墩军或邻近农家愿守墩者,可携家眷守墩屯田。
大明推翻残元统治,一切皆恢复中国旧制。官军屯田戍守,乃太祖、太宗定制,欲恢复春秋齐国管子改革前的军队模式。(此说引自《明经世文编》第三册第2628页魏焕《论边墙》,非原文)
民夫于墩台守瞭,洪武年间便有惯例。
《明实录北京史料》载:“宣德五年(西元1430年)十一月戊午 监察御史刘敬奏:山海、隆庆缘山口皆置官军防守,而所在烟墩又令有司添设民夫守瞭,或七八人,或五六人,实劳民,乞革去为便”。(第一册第498页)
“闰十二月辛丑 镇守山海关等处都督佥事陈敬奏:腹里烟墩用民夫守瞭,乃洪武间所设,昨皆放遣归农,请如旧制为便”。(第一册第501页)
如上可见,原先使用民夫守瞭,只为传警之用。每台或七八人,或五六人。而南山联墩除守瞭外,仍须参与战守。墩军素质参差不齐,其胆气、军人基本素质、火器运用之技巧,非农夫者一日可就。
2、武备不修
南山联墩总量,依江东三十五年所言:“总计墩七百九座、墩房七百九间、小堡三十余座、大堡七座、岔道城一座”。
嘉靖三十六年,张镐升任兵备副使,在其《怀隆兵备道题名记》中言:“迤西抵龙爬山,迤东尽四海冶,皆联墩山立,……凡筑墩四百六十有七”。(《延庆县志•卷九》)
虽筑墩实际数目较预先计划要少,然总量依旧可观。
若以隆庆、万历间蓟镇总兵戚继光“每墩设军五名”为标准,(戚继光《纪效新书•卷之十三•守哨篇》)需三千余人守瞭。可延伸理解为三千余户。设每户四人计,共万余人。
若以成化间兵部侍郎余子俊“墩以十人守之”,和嘉靖三十九年总督蓟辽尚书徐纶“每台置军十人,轮月守戍”为标准,联墩一带墩军民夫及家眷可两、三万人。
而据《宣府镇志•卷十》记载,东路墩台“守瞭官军共一千八百八十八员名”。南山防线,只为东路一部分,人员会更少。
大明自朝廷至官军上下腐败,武备不修,兵员不补,贪占饷额,私自抽调官军往他处役工现象普遍存在。
郑芸《议处隘口以重屏蔽疏》中曾描述南山一带武备不修之情形:
“八达、岔道势相连属。八达则军人全备,营房城垣无不可守;岔道则城坍军少全不足恃。至于火石岭等口,军止三四名,器械无一件,……不但岔道、火石岭等处坍坏如是,白羊口山外怀来卫地方,原有瑞云观、棒樵峪、东棒樵峪、西羊儿岭、大山、小山及火石岭凡七口,居庸关东路山外永宁卫地方,原有大红门、小红门、柳沟、塔儿峪、西灰岭、东灰岭、火烧岭、井泉、韩家庄、谎袍沟、张家口凡十一口,俱各大坏尽坍。先年白羊等处失事根因,实在于彼。臣不胜惊骇”。(《延庆州志》卷一下•舆地•关隘城堡)
此疏作于嘉靖二十一年,虽联墩未立,然南山一线脉络已较为清晰。
“器械无一件”,仅此一点便可说明上下腐败,军无战心,从意志和物质上均放弃防守。此现象亦令笔者震惊。

图片1:阳光公寓跑马场内的墩台
图片2:联墩由此翻上龙爬山





诗书于 2006-04-22 22:19:14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8580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