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4-10-26 Tue

龙泉峪西向长城搜索记(三)(四)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三)
要想登上龙泉峪的西楼,就要在公路旁寻找向西上山的路径。路两边都是修路开辟出来山崖,只得绕道搜寻。
下了公路,终于在西北方向找到了一条羊上山的路。我费了半小时的时间,终于气喘吁吁的走到了西楼下。
我脑子里还在回忆刚才和金姓满人的对话:
“老哥,你采药从这里向西走过吗?”
“走过,你是想从这儿向西找边墙?这道边一直通到老峪沟,就是禾子涧。”
“你说的地方太远了,说近点儿的地方,比如说,通边墙子村吗?”
“这道边通南口”。
去南口需要经过边墙子村,他回避边墙子村,说明他也不很清楚。但从他的话可以判断出来,这道边墙和西边是相通的。
由龙泉峪向西到达西楼的长城,墙体虽然残破,但还是非常漂亮,能够看出当年修建时的风采。但由西楼再向西走,马上就感觉到长城的式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西楼开始,长城向西南而去,但却忽然变小变窄了。再没有整齐的大块基础条石,也没有发现城砖,而是变成了一米五左右宽窄,由石块垒积的长墙。目力所及之处,一道窄窄的白线在山脊荒草中通向远方。一直没有看到敌楼的痕迹,保留比较好的墙体,有一米多高,边缘整齐。仔细观察,发现石块之间没有勾缝,我判断这是长城的一种建筑形式,大致属于“干插边”。
我不是研究长城的专业人员,因此对于“干插边”出现的原因,并没有搞清楚。这是一种省工、省料、省时,制作粗糙的建筑形式。
从西楼为起始点,这里的长城与龙泉峪长城忽然断档,泾渭分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觉有些格格不入。
出现这样的形制,原因肯定是综合的,也可能是大明的一种无奈之举。
(四)
长城沿山脊向西南而去,四周静无声息,雾中偶尔传来几声山鸡鸣叫。时至中午,天空放亮,大雾变为薄雾。西北山下,隐约可见一处小村落龟缩在沟底,“一会可以下山到村里打听些情况”我想。
山脊上开始还有小路,荆棘稀稀落落,并不影响行走。上下艰难的翻越了两座山梁,汗珠已将眼睛封住。“干插边”仍然向前延伸,只是没有开始那样明显。有些地点“干插边”忽然消失了,甚至连石头都没有了,失望之余继续向前,忽然又出现了。
我想,地图没有标出这里的长城,看来很有道理。在老百姓的印象里,长城并不是这个样子,而且不主动寻找确实看不出来,已经失去了长城的意义。但作为长城的历史,当然要搞清楚。
山脊上基本是土质的,有些地段的遗迹已经不明显了,只能凭借石头的痕迹向前寻找,“干插边”有时忽然又明显的出现了。断断续续向前,荆棘已经有一人高了,行走开始困难起来。又翻越了一道山梁,站在梁下再无法继续向上行走。茂密的蒿草虽已干黄,但仍有一人多高,就象南方的茅草那样高大,荆棘灌木密密麻麻,枝条粗大,盘根错节,你就是有砍刀,也无法通行了。
向上望去,“干插边”已被掩盖在莽莽大山之中。若站在远处观看,谁敢想象竟还有长城隐匿其中呢。
孤军一人,望山兴叹,看来只可到此为止了。我当然不能偃旗息鼓,就此罢手。刚才看见的那个小村子就是我的下一个目标。
我踉跄着脚步,向西北方向沟底那个小村走去。


图1:在西南方看龙泉峪西楼
图2:茂密的蒿草虽已干黄,但仍有一人多高,就象南方的茅草那样高大,荆棘灌木密密麻麻,无路可走.





穷诗书于 2004-10-26 22:38:54 发表在分类:明边搜寻
(48265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