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城较劲到底!
 尚方的 Weblog 

2007-07-07 Sat

毕业论文系列:《火路墩考》之开题报告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选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类重要建筑——火路墩(腹里接火台)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从考古学的角度,尤其是考古类型学的角度来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得出其时代特征,并论述其在整个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长城学的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其意义在于丰富了长城学的研究内容,从而为其提供了考古类型学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总结了过去关于长城烽火制度的研究成果,也丰富了明长城的烽火制度研究的内容

文献综述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文物建筑的价值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广泛进行的文物普查,田野发掘,文物的保护,利用,开发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更容易获得相应的背景知识,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而更好的更加科学的加入到文物保护与研究的领域中来。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更是倍受关注,因为在它身上蕴含着深奥的历史、文物、科学的价值,并且随着国务院《长城保护条例》的颁布与施行在国内掀起一股“长城热”许多专家,学者,志愿者纷纷参与其中,关于长城的研究以长城学为基础,同时长城学是综合了历史学,军事学,考古学等众多学科所组成的跨学科的学科,因此可扩展到多个领域,学者们前赴后继的工作,为长城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以此为背景,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长城实地考察的实际,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我尝试对该领域的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腹里接火台”这个角度去理解长城建筑防御体系(并结合山西地方特色的叫法:火路墩)进而理解其实质,具体来说,火路墩是沟通前线作战与后方军事指挥的桥梁,它使得一线作战的战场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传递至上级指挥机关,使得下情上知,进而有效的发挥长城防御体系的巨大作用,最后取得胜利,进一步说,介于建筑学,长城学,历史学,军事学,考古学交叉学科之间的火路墩的研究,从其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全过程看,其特殊重要性是什么?从建筑学上看他的建筑特征在不同时期之间有什么不同?从考古学上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间它的特征是什么?从军事学上看它的建制,军器,士兵的配备以及它具体的使用,重要性是什么?等等,本文期望能为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本文尝试从考古学的角度,以明代的火路墩为研究对象,具体结合考古田野调查,考古类型学,历史学,军事学等理论来研究火路墩,同时也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二.研究现状和进展
由于长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在国内有一些古建专家和民间学者曾经写文章讨论过一些关于长城学的理论问题但尚未建立起坚实雄厚的理论基础,并且还没有大量的专业人士进行专门研究,也没有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来开设相关的专业,因而也没有大量的论文,著作可供参考,现有的参考资料主要是一些原始资料,其困难可想而知,同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又以汉唐两个时期的长城为主而明长城的研究较为薄弱,并且对于明长城的研究一方面停留在部分地段的田野调查中,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辽东,蓟镇以及西北地区,而宣大,山西三镇的研究最为薄弱,一方面现有成果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相关原始资料也很少,这无疑更加大了难度,同时在已有的研究学者中又以民间学者为主而专业人员涉足者尚少。
据笔者目前所知道,了解以及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主要分以下几类:
一是地方志,这类书多为明清时期长城所在州府县的地方志,多为当时人所修,现存版本一是原版即刻本,一是图书馆根据当时的原版书所影印出版的,再者是现在当地的地方志办公室所点校出版的书,在这类书中的《边防》,《营建》,《兵制》等卷中,都会涉及其所管辖的长城的基本情况,是一部地方百科全书,具体来说有《大同府志》、《大同县志》、《云中郡志》、《朔平府志》、《宁武府志》、《代州志》、《永平府志》、《偏关志》、《马邑县志》、《天镇县志》、《阳高县志》、《宣府镇志》、《宣化府志》等,并且同一朝代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版本,如《大同府志》有正德,万历两个版本,这些地方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二是当时人所修的关于长城的专著,这些人主要是曾经在长城防御体系中任过职,如担任过总兵,总督等,这些书的书写内容范围主要是作者所担任的防区的范围,如王士琦的《三云筹俎考》,杨时宁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郭造卿的《卢龙塞略》,张雨的《边政考》等,此外还有《三关志》,《四镇三关志》,《九边图说》等,这些书直接提供了有关长城具体防区的情况,较之地方志显得更有针对性,更加详细具体,并且为论文的论点直接提供了根据。
三是与长城有关的大臣他们个人的集子,奏疏等,他们都曾任军职,或文或武并且为长城的修建以及防务都作了贡献,如《翁万达集》中有许多关于修建宣大长城,整饬兵马钱粮等事宜,再如戚继光的《练兵实记》中也有针对边墙防务的训练,规定,再如于子俊,丘俊,卢象升等人的奏疏中也有许多关于修边,整饬边务的内容,这些资料一方面是作者亲身经历、思考后写成,一方面又是面向皇上,因而具有极大的可靠性与权威性。
四是清代人对前朝人所留下的资料的整理。如《明史》、《明文海》、《明经世文编》、《明会要》、《明会典》、《晋乘搜略》等,这些书的整理和出版其内容都是清人当时所能见到的前朝的资料,并且加以整理,其中不少为明朝宫廷档案,当然,也包括野史和个人文集等,因而可靠性也很高。
五是现当代人对明清古籍的整理,这主要是《明实录类纂》和《明实录类汇》,这两部书是根据明实录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分类的,有的是根据地名进行分类的,如《明实录类纂。河北天津卷》,这里把这一地区的所有记载全部罗列下来,有些近似地方志。也有的是根据类别进行分类的,如《明实录类纂。军事史料卷》,这里把明朝所发生的军事斗争全部列举出来,这为检索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六是当代文物部门对明长城的一些调查研究,这里主要是对现存在地表以上的长城遗址的调查,有全国性的调查,其内容比较粗略,简单,针对性不强,但有较强的宏观性,全局性,概括性。也有地方文物部门对本地区长城的调查研究,其内容仅限文物部门所管辖范围之内的长城遗址,内容上比较有针对性,并且翔实,完整,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更加重要的是具有详细完整的测量数据。再有就是针对某一段长城的调查,长度虽然不长但内容更为具体更详细更具特色,并且资料更加完备,此外还配有详细的立剖面图,主要书目有《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册》,《嘉峪关及明长城》,《山海关长城》,《明辽东长城及防御考》,《司马台长城》,《天津黄崖关长城志》,《陇右长城文化》等。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长城保存现状,一是明代在此地的关于长城防御体系的建制及其制度等。
七是个人对长城的研究,这里主要包括一些古建筑专家,民间学者,以及博物馆,大学,科研机构的一些研究部门,其内容有宏观的,常识性的研究和论述,也有一些根据本地长城进行某一方面的专题性研究论述,主要有罗哲文的《罗哲文长城文集》,成大林的《长城》,董耀会的《明长城考实》,《万里长城纵横谈》,以及《文物春秋》1998年第2期的《唐山境内明长城专号》,其作者多为唐山市博物馆的研究员对本地长城的专门论述,还有就是一些研究生在他们的毕业论文中所论述的长城,如天津大学学生写的《明蓟镇长城沿线关城聚落研究》,《明宣府镇长城沿线关城聚落研究》,《明督抚、巡抚辖区研究》等。这些论述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八是关于古建筑方面的一些书中所涉及的长城建筑,由于中国古建筑数量多,种类多,因此在具有宏观性的古建筑书中关于长城的论述篇幅小,内容少,主要是针对某一地区的古建筑调查中所涉及,另一是列举一些典型遗址进行论述,还有就是列举某一时期的典型建筑,虽然这些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少,但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科学依据,主要书目有《天津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大系》等。
九是长城考古调查中所涉及的长城有关资料以及相关论述、著作,这里所提的长城考古调查主要是在西北地区对汉唐长城烽燧、古城遗址的发掘以及出土的大量汉简,其内容直指汉唐时期的烽火制度,具有极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内容也十分详细,具体,其中不乏史书中未提的珍贵史料,并且多为当时的军事机密,具有极强的史料、科学价值,并且由此而引发的对汉唐长城的研究无论是从队伍建设、人员构成上看还是从资金、资料上看都可以说是一流的,可以说在长城研究中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汉唐时期的长城,成果累累,著作、论文大量涌现,主要有《汉唐烽燧制度研究》、《居延汉简》、《敦煌汉简》等,其内容有一是资料的汇编,二是汉唐时期的烽火制度,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并且对研究明长城的烽火制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以说明朝的烽火制度是在沿袭汉唐时期的烽火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十是一些长城爱好者们所写的个人日记,其作者来自各行各业,有记者,摄影师,编辑等,他们凭借对长城的热爱而进行拍摄、考察、记录,其资料为第一手资料,十分宝贵但科学性尚有欠缺,书中内容有的是全国性的长城考察拍摄,有的在某一个或几个省的考察拍摄,对象主要是明长城,具体方法是两点或全程徒步/开车穿越,跳点考察拍摄,主要书目有《长城野韵》、《大同长城》、《长城梦》、《长城古韵》、《图文长城-河北天津北京卷》、《图文长城-山西卷》、《中国长城》、《走遍长城》、《走遍神奇的长城》等,但这些书大部分是属于旅游类的书而不是严谨,科学的学术著作。
这些书和文章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数据,并且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使用的资料、观点,从历史学、军事学、长城学的角度看是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并且为明长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对明长城的研究从整体上看还比较薄弱,从局部上看研究的深入程度还未使人十分满意,这与明长城的大量、完好的保存是不相符的,因此尚处于探索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国内尚未有完善的人员研究队伍,,资金力量不足。二是观念导致,专业人士关注不大,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涉足人不多,因而尚未形成一个学术氛围,与对汉唐时期的长城的研究相比起来差距很大。
但是,正如董耀会所说:“长城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中国建筑史不可忽略的重要对象。”其建筑学的价值不容忽视,而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田野调查和发掘的长城建筑的军事内涵,来丰富其建筑学,长城学的内容。
三.结论
至此,整个理论的几个方面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正如我们所说的,作为一种延续古今,极具时代、地域特色的烽火制度,我们不能把其所涉及到的几个方面简单的割裂起来研究,必须加以整合、分类、分期、综合研究,同时也不能理解火路墩只是一个简单的建筑,而必须把它放在整个长城防御体系中去研究,这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解释,显然,只有一种综合了长城学、建筑学、军事学、历史学的多元化视角才能勾勒出它的内在魅力。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火路墩(腹里接火台)的发展沿革,即汉、唐、明三个主要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及在不同时期火路墩的建筑形制的发展演变、兵力配备、武器装备、自身防御、烽火信号的规定、传烽路线以及相关制度、管理等,进而全面揭示火路墩的具体情况以及它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还重点研究明十一镇长城,不同镇之间的火路墩的具体情况和彼此的差异。如信号规定、建筑外观、兵力、武器、装备等,并且以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太原(山西)五镇为例,进而揭示各镇在烽火制度上的具体问题及特色,并由此揭露出它在明十一镇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创新之处:
本文尝试从考古学的角度,以考古类型学和田野考古调查为基本方法,同时也运用历史学研究的相关方法,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汉、唐、明三个不同时期的烽火制度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其整个发展、变化过程,并通过比较来得出每个时期的具体特征,进而揭示出其时代特色,同时,本文又以明长城的烽火制度为重点,对明长城的十一镇进行分别研究,由此得出每一个地区的具体特征,进而揭示出其地域特色,并且本文在研究明长城时又以宣大山西三镇为重点,从而体现这一地区的地区特色。

研究路线、方法、措施及实践方案或实验设计: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考古发掘以及考古类型学方法等一系列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史料记载,尊重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采取实事求是,凭证据说话,用事实推断的研究路线,具体方法和措施是在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文献,运用考古类型学对火路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分类、分期、综合研究,进而推出一些相关结论。因此,在本文的写作中,落实在实践上,首先是要先对火路墩进行田野调查,获得其基本情况,如分布、建筑形制、外观和相关尺寸、数据等一系列基础资料后,再翻阅相关历史文献、著作、报告、论文等加以深入研究,得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火路墩的基本情况,最后再运用考古类型学对其进行分类、分期研究,进而得出相关结论。


尚方于 2007-07-07 15:20:04 发表在分类:明长城
(47173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