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烽堠、烽燧、墩台--回穷诗书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上次穷诗书提了个问题:“我还有一个词没有搞清楚,就是明前期称呼为‘烽堠’的是一种什么建筑,是墩台还是烽燧?”
以下对烽堠、烽燧两个词在明长城史料中的含义进行分析:
烽堠有三种含义:
1.泛指墩台,是墩台的同义词,但使用方法与墩台有一定的区别:
“太子太保成国公朱勇奏:居庸等关,虽设烽堠,近多坍塌,恐虏寇乘隙为患” (正统年间资料)
“烽堠(标题):[墩台名称]墩,[墩台名称]墩”(正德年间资料)
即,在“烽堠”这一标题下列举了各个不同墩台的名称。由此可见,“烽堠”是对墩台这一台类建筑物的统称。值得注意是虽然标题名叫烽堠,下面的都叫“XX墩”,不叫“XX烽堠”或“XX烽燧”
大约从隆庆以后,蓟镇出现一种专门从长城沿线到内地传递信息的台类建筑,叫烽墩、传烽墩、烽台。在明代后期的蓟镇,烽堠亦可作为烽墩、烽台的同义词,使用方法与烽墩、烽台也没有区别:
“沿边驻城二十七座,边墙三万二千三百六十四丈一寸七分,空心台三百一十五座,实心台五十二座,附墙台三十八座,墩台六十一座,旧战台四座,烽堠七十座,俱已修完” (蓟镇天启崇祯年间资料)
2.泛指警报系统:
“严烽堠。谓墩台圮坏,军士艰于哨望。宜及时修葺及优恤守哨人役。遇有警发,应时烽报”(嘉靖年间资料)
在此,烽堠不仅指墩台,而且指警报系统的功能。“严烽堠”为“使警报系统更加严明”之义,不仅仅是对各个墩台需要进行修缮的意思。
3.警报系统所传递的信息:
“总查四道之台,止可备暸望、传烽堠,而不足备射打” (万历年间陕西资料)
烽燧有两种含义:
1.泛指墩台,是墩台的同义词,但使用方法与墩台有一定的区别:
“筑墙垣、浚沟堑、五十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千里相望” (万历年间资料,句读为明代刊印本的原标点符号)
(斥堠亦可以作为墩台的同义词。)
与明前中期的烽堠一样,烽燧和墩台在使用中的区别在于:诸如“烽燧[数字]座”等字眼是不出现于明代长城史料中。
2.泛指警报系统,尤其是警报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沿边、沿河墩台,所以专暸望、明烽燧者” (万历年间资料)
根据上述史料及其说明,我们可以认为烽燧(或隆庆以前的烽堠)与墩台指的是同一种建筑物,但是,这些名词在使用方法上有所不同, 即“烽燧(或烽堠)”通常被用作抽象名词,而不会专指某个具体的建筑物。在明代隆庆以前的长城史料中,我们找不到一条有如下字眼的资料: “烽燧(或烽堠)XX座”。出现在史料中有数量词的台类建筑物都是墩台、敌台、敌楼等。至于隆庆以后烽堠与墩台各自所指的建筑物区别何在有待考证。
烽堠(或烽燧)同时还用来泛指长城沿线的警报系统以及警报系统传递的信息,这一层含义是“墩台”这一名词所不具有的。
以上提到的墩台是指具备传递信息功能的台类建筑物。此外,墩台还有一种更广泛的含义,即所有台类建筑物的统称:
在弘治年间,蓟镇已经有墩台、敌台两种台类建筑物:
“经略山海关工部左侍郎李鐩回京,上经略事迹:起庙山口迄于密云慕田谷关,展出荒地五十顷二十亩,修边墙二万四千七百九十余丈,濠沟三千三百余丈,墩台、敌台、城楼、营堡等项共一百七十余座” (弘治资料)
在正德年间,蓟镇有如下资料:
“[命]右佥都御史陈玉巡视东路。自山海关至古北口,凡军马、边墙、墩台俱听便宜处置”
在此,“墩台”一词没有排除几年前所修的敌台,而是包括墩台、敌台两种建筑物。
在隆庆、万历年间,蓟镇的空心敌台经常被称为墩台:
“于缓者则计百步之远,冲者五十步或三十步之远,即筑一墩台。如内地看家楼而小,视边墙高可一倍” (隆庆资料)
本贴最后一次由alun修改于2005-02-08 10:09:57
阿伦卫,永乐七年置
本帖由 alun 于2005-02-07 22:54:50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 关于烽堠、烽燧、墩台--回穷诗书 【alun】2005-02-07 22:54:50 [9175] (3K)
○ 多谢!我需要对你的帖子慢慢消化。 【穷诗书】2005-02-07 23:52:47 [7395] (1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