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逝在武烈河畔的文化密码(2)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特日,来自伊犁的达什达瓦后裔。我很好奇,当他走近武烈河,与他遥远的“亲戚”相遇时,他们能否读出曾经相同的文化密码?
徐大爷,武烈河边土生土长的达什达瓦后裔。正如其他汉化很深的蒙古族家族一样,他们家早已根据原来姓氏的谐音取用汉化了的姓氏“徐”。
走进徐家小院,很难寻觅到一点蒙古族生活的痕迹。整个村镇早已没有了会讲蒙语的人,只有“蒙古营”的地名还依稀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从徐大爷的健谈中,能感受到他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欣喜,因为他们家的子女都可以生育两胎,考大学可以享受到加五分的待遇。做为一个种群,他们的基因繁衍得到鼓励,后代也更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但原来在他们身上的文化密码,却是永远地消逝在了武烈河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或许特日也是这种感受,在离开村子的路上他说:多亏我的祖先当年回去了!
1:特日(中)在期盼着见到遥远的“亲戚”,此次活动的策划者老毕(左)和老那(右),他们都是从蒙古族中走出来的学者。
2:遥远的“亲戚”相聚在徐家小院。
3:徐家最早的房舍所在地,在二百多年前可正经是国家安置移民的安置房啊!
本贴最后一次由好人无用修改于2008-07-06 04:38:25
img_file=/photo/upload/2008/07/1215285791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8/07/1215285791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8/07/12152857912.jpg

--------------------------------------------------------------
排队买火车票的队伍竟然一眼望不到头,比寡人的长城还要长啊!
本帖由 好人无用 于2008-07-06 03:23:11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 消逝在武烈河畔的文化密码(1) 【好人无用】2008-07-06 02:05:47 [3024] (556)
○ 好庙 【一世无城】2008-07-08 02:14:27 [2390] (无内容)
○ 好帖子,赞一下! 【小虎】2008-07-06 07:10:27 [2336] (266)
○ 消逝在武烈河畔的文化密码(2) 【好人无用】2008-07-06 03:23:11 [2978] (958)
■ 消逝在武烈河畔的文化密码(3) 【好人无用】2008-07-06 04:12:37 [3012] (793)
■ 好帖,学习了. 【司令】2008-08-25 17:42:29 [2406] (无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