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毛说大渡河敢死队员不得枪毙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标题:“毛主席说大渡河敢死队员不得枪毙!”(ZT)
大渡河--在纪念毛译东诞辰11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革命将士和他们的后人!

作者:★老酒

穿过二郎山隧道,汽车在之字形的环山公路上绕行,国庆节了,这里依然是一派
繁忙的施工景象,汽车颠颠簸簸的拐到了冷碛的时候,轰轰的大渡河的咆哮声,
令我顿时失去了睡意,一路上我的眼睛几乎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那汹涌的波涛,傍
晚,我终于来到了安顺场。这个面积不足几平方公里的小镇,却让历史厚重地给予
他一个让世人瞩目的荣誉。 住在岸边的叫做“红渡园”的酒家,听说我是专门来
看红军的,经理热情的款待了我这位广东远客,那大渡河的特产石扒子鱼汤很鲜
甜。晚间,与熊勇经理侃侃而谈的时候,他由衷的说:"我们这儿托了红军的福呀
清晨,沿着那浓郁民族风情的小道,我看到保存完好的当年的指挥楼,还有老红军
战士捐赠给安顺场人民的八一希望小学,在纪念馆陈列着当年的许多文物,几块竹
牌子上写着"欢迎白军兄弟参加红军,我们一起北上抗日,"镇上的负责人告诉我
,他们一定赶在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10周年之前将新的纪念馆和当年敌我双方阵
地修缮完毕,是的,这里的人们都不会忘记红军。
随后,我来到坐落在大渡河岸边的巨大的红军雕像前,红军战士冷俊的目光注视
着下游彼岸的敌军阵地,雕像右侧叁里地之外的那个叁角形山坳,正是当年石达
开全军覆没的地方,当年太平军顺利渡河的时候,石达开的四姨太生了一个男孩
,石达开大喜之际,令已渡过河的一万多人统统返回,为这个男婴祝贺叁天,这
非但给清军一个充足的时间,更让自己陷入一个四面被动的地势。宝贵的时间过
去了,清军从各方杀到,四万多太平军被铁桶般的围在小小的安顺场, 清军的马
队和步兵来回的冲杀,太平军边抵抗边撤退,不得不用躯体在那小小的山坳围成人
墙,出阵迎战的将领不断的被清军的捍将斩落马下,那嘶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
,小小的山坳血流成河,石达开眼见大势已去,鄙从地下马投降,当小队的清兵
将石达开从尚未解除战斗意志的太平军阵列中解压出来的时候,又将其四个妻妾
连同那几天前出生的男婴一起用铁笼泅入大渡河底。 接着大批清军冲入已放下武
器的太平军中,举刀就砍、挺枪就刺,顷刻间这支威震四方的太平军便不复存在
。石达开被押送成都的当天,便被斩首示众。大渡河犹如四万太平军的冤魂,终
日低沉地咆哮着,向人们哭述说着他们的不幸。我不知毛泽东从不搞生日庆宴,
对子女严格的要求,是否来至与对石达开悲剧的解悟。
此时我仿佛看见了上万名疲惫的红军,拥挤在被白军烧过的小镇上,后续部队正
步履艰难的向这个不祥之地集结。天上的飞机在俯冲,远在昆明的蒋委员长正气
定神闲地调度着各路大军。 在他那没有表情的脸上,浮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很好,他毛润之就是石达开第二了。”毛泽东那清翟的脸上神情凝重,…… 一
阵杂乱的脚步声打乱了我的沉思,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停下了几两小车,一群看起
来生活富庶的年轻人跳下车来,他们围着雕像观看着,在照相机前似乎有点不知
所措,男孩子们也酷不起来,女孩子也嗲不起来。他们与其中两位稍微年长者经
过一番细声的讨论后,酝酿出在他们这个年纪的人生经历中不曾有过的感受 ---
---庄重 。
当年的指挥楼保存基本完好,在这似乎看到一军团的首长们在紧张地制定作战方
案。红一团的杨得志团长,物色了一群最优秀的战士,十八勇士集合在河边,由
孙继先营长带队,登上了那条唯一的小木船。五月的大渡河,大水暴涨,在距敌
军阵地两里外的上游,几名战士推着小船冲进激流。岸上的我方阵地的所有轻重
武器一起开火,狠狠压住了对岸敌军的火力,小船像箭一般地向下游彼岸飞去。
我曾仔细的看过那条与当年的一模一样小木船,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被机枪
一个点射击中船头,这小小的木船便会裂开,船上的人即使不被子弹射中,也会
被急流冲的无影无踪。 只几分钟,勇士们就登上了彼岸,占领了部分有利地形,
仰视着向敌军射击,并步步迫近敌方阵地的要害部位,半小时后杨得志团长也登
上了敌军阵地,敌军开始动摇、退却,下午,红一团完整的占领了安顺场的彼岸
。正在贵阳准备就寝的蒋委员长接到消息后,半晌说不出话 ,他很快回过神来
,急令川军的两个主力旅火速赶往泸定, 只要控制住泸定,便可将红军锁定在大
渡河 。 许多军史学家们似乎忽视了大渡河两岸的天然地形、地貌,从安顺到泸
定的沿途,至少有上百个天然的步兵狙击阵地和防御工事,在这些天险地带,一个
步兵班便可将对方的整连、整营迟滞、消耗。两个旅的兵力这样层层设防,节节
抵抗 足可将任何一个部队狙击一个月以上。此时,两个旅的兵力正在向大渡河东
岸运动,而小船只能以一天几百人的运输进度往返运转。在一个布满烟碲的庄稼地
旁,毛泽东在来回的渡着方步,他忽然停下来冲旁边一喊“叫林彪来!”他在五万
之一的军用地图上,用被烟熏黄了的手指,沿着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方向一推,林彪
默默的点了点头,这是多少次的不谋而合的一次,然而毛泽东却一改以往的和颜
悦色、声色俱厉的说,“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泸定桥,贻误军机,军法从事。”
当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喘着粗气站在林彪军团长面前的时候,他浓眉
下那两道犀利的目光盯着他们,一字一句的下达任务,末了,他补充一句,拿不
下泸定你我都要军法从事!红四团有着南昌起义部队的血脉,是一军团主力中之
主力,长征路上屡建功勋,始终保持着最好的战斗素质。经过简短的战斗动员后
,这支部便从大渡河的西岸出发了。毛泽东点燃了一支香烟,站在一个小土堆上
,目送着这支即将创造人类军事史上奇迹的英雄团队。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全程为340华里。在许多地方我几乎看不到有路的痕迹,大渡河
象似在一个被刀整齐切开的陡壁的底部淌流着,到处是急流险滩,站在悬崖上,
看着那汹涌澎湃的河水,足以让人头晕眼花。夜晚中的大渡河发出低沉的咆哮,
那压抑的轰隆声,在冰冷的月光下寒气逼人,凶煞无情。西岸的栈道崎岖缠绕,时
儿高入云端,时儿又跌入深渊,秋风瑟瑟中的大渡河一片肃杀之气。司机多次关
照的在许多地方放慢车速,让我仔细地观看,很难想象人是如何走完这段路的。7
0年代部队拉练演习,全副武装地一日奔袭50多公里,到达指定地点后,我们全连
都几乎摊倒。而红四团却在按照叁天拿下泸定桥的命令速度前进,当天中午便与
敌军一个连遭遇,部队一个冲锋就将这个连击垮,继续前进。一座大山的隘口处
有一个营的敌军把守,火力很猛,只能智取;王团长命令一个连翻过左边峭壁,抄敌
后路,前面部队佯攻掩护,很快,这个连忽然出现在敌阵地的后方,打的敌军措手不
及,这时正面部队发起猛攻,整营守敌被全歼,俘敌营、连长各一名及士兵─百多人
,缴获机枪十几挺。团长王开湘并不欣赏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胜利 ,他知道
红四团肩负着的是中央红军的命运,没有讲评、没有表扬、只有前进。凌晨,军团
部快马送来了军团首长的命令, 王、杨:
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日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行军和坚决机动的手
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 林聂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从接到命令的所在地至泸定桥还有整整240华里,时间24小时,王团长命令全团火速
前进,他们在陡壁中 “大”字形的贴住石壁侧身而过,在乱石从中趔趔趄趄的奔跑
,不时有马匹和人跌落深渊,他们来不及回头看一眼那牺牲的战友,时间决定着命运
。多少年后我不知怎样来评价这一历史的故事,我不禁在想:当少先队员们在烈士
墓前扫墓的时候、当新党员在党旗下举手宣誓的时候,他们的脑海中可曾有过这样
的画面吗?5月28日大渡河的上空下电闪雷鸣,倾盆大雨,暴风雨无情的为这支部
队洗礼。战士们吃生米、喝凉水,拄着棍竹,在漆黑的夜晚几乎是滑行甚至是连滚
带爬地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险地。在这样的天险地带,这样的风雨交加之夜,这样
的超强行军和奔袭,执行这样的作战任务,我想是全世界的军队都没有过的先例。

九时许,忽然从对岸切入了一支点着火把的队伍,这就是奉蒋委员长命令增援泸定
的川军的两个主力旅,正在全速的赶往泸定,按照这个速度,倘若双方同时到达
泸定,攻方将出现一个悬殊的差别,一个团攻击两个旅零一个团的局面。一不做二
,不休,王团长下令全团将备用的柴火点燃,边准备战斗,边加快行军步伐,大渡河出
现了从未有过的两条火龙行。行至叁十里左右,对岸的火龙停下来了,解除了战斗
戒备的红四团更加快了行进的速度。我们不得不对川军两个少将旅长的素质和心
态做一些分析;即使蛮干一番,隔着一、二百米的对岸开火,红四团将不得不应战
,至少迅速熄灭火把,留下不低于一个菅的兵力牵制对方,往后行进的速度自然大打
折扣,赶到泸定后,伤亡过半的红四团,面对的将是两个旅的兵力。可以这样说,
畏惧红军是这些白军的主要心理因素,将领之间的尔虞我诈,保存实力也是他们
的生存之道,自然想到屯驻在泸定的那个团,凭借天险也能将红军拖上几天的时间
,犯不上在这鬼地方与红军打仗,弄不好还落的个损兵折将。我又想起了毛泽东的
一句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
的,没有这种精神,红四团的结局是不堪设想的。
1935年5月29日的早上,红四团终于赶到了泸定桥头,许多战士一头倒下就睡着了
,王团长将团指挥所设在道观的一旁,此时泸定桥的面板已被卸掉,只剩下十叁
条光溜溜的铁索,杨成武政委将睡熟了的战士们叫醒,在人户不多的小集市征租
木板,并叮嘱要登记数量,待后勤部门日后还帐。
入夜,我在铁索桥上模拟着当年红军战士的动作,逐步地通过这130米长的铁索桥
,但是,在没有铺板固定的的条件下,那摇荡的摆度是多大?无法尝试,十几个人
的二十多条腿同时以不同的节奏移动,那振动又是多大?也不得知,汹涌的大渡河
就在脚下咆哮,铁索上透着冷冷的杀气。回首间,仿佛看见整装待发的22名突击队
员,他们每人腰围12颗手榴弹,胸挎冲锋枪,背插大刀还有上百发子弹。他们上
半身几乎全金属的包裹,约在四十斤以上,在这十叁跟铁索上,稍有闪失或负伤
而跌落下面叁、四十米深的大渡河,再好水性的人也别想浮的上来。与其说是突
击队,不如说是敢死队,确实,日后人们都称之为22名敢死队员。
此时,敢死队员们的背后是红四团全体将士的目光,是毛泽东的目光。红四团调集
所有的轻重机枪,将最优秀的射手全部集中,仔细的分配了每一个射击目标,全
团的十几把军号一起吹响,轻重火力同时射击,子弹雨点般的又准确地击中对岸
的所有目标,在廖大珠连长的率领下,敢死队员们迅速地展开了战术动作,铁索
桥大幅度的摇晃起来,敢死队员们握住碗口粗的铁索勇敢地向前跨进。守敌开始
还击,有人中弹了,跌落大渡河后旋即被恶浪吞没。敢死队员小X负伤了,连长的
一只大手把他搂住,他们就依在叁根铁索上艰难的移动,大渡河在咆哮着,双方
的机枪在对射着,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铁索桥,也染红了大渡河。......在现今
,人们在津津有味地预测未来战争的超限战,立体战,科技条件下的重装甲突破等等
话题的时候,我不知军人们还有没有红军战士的这种殊死的战斗作风和献身精神?

终于,敢死队员们接近了对岸的门楼。突然,木质的门楼起火,原来守敌将已准备
好的汽油点燃,瞬间桥头一片火海,敢死队员们奋不顾身的闯过火海,直扑敌军
阵地。子弹打光了,抽出大刀,跳进守敌工事,关键时刻,铺桥板的叁连也杀了过
来。当团主力和军团教导营扑过河的时候,守敌己无招架之力,四处逃窜,傍晚,红
四团占领了泸定城,后续跟进的红叁团曾保堂营长率部控制了大渡河西岸,泸定桥
巳被红军牢牢地掌握。当红军主力浩浩荡荡地通过铁索桥的时候,少有动情的林
军团长翻身下马,步行通过,向站在面前的十几名敢死队员宣读了军委和毛泽东
的嘉奖令,并奖励了每人一套列宁装、一个笔记本、一只钢笔。这些就是战争年
代红军的最高奖励了。
十二年以后,小X接替了在彰武战斗中牺性的东野七纵二十一师六十叁团李丰团长
的职务,时任营长的父亲成为他的代理参谋长。在锦州战役的前夕,高度疲劳后不
胜酒力而酩酊大醉,将作战参谋送来的一份作战时间修改命令掖在帽子里,清晨副
师长王萱春在电话里怎么也叫不醒他们,师长李化民陪同纵队参谋长高体乾来到
这个大战前居然没有动静的部队,直闯团司令部,见状大怒,酒醒后的X团长一身
大汗,脱下帽子之际,作战命令的纸片从帽兜里滑落。高参谋长摇通了纵队司令部
,邓华司令员回答两个字“枪毙”,李师长大喝“来人,把他押出去!”父亲急
了“使不得,使不得!毛主席说大渡河敢死队员不得枪毙!”李师长、高参谋长
一怔,电话那头的邓华司令沉默了。李师长用马鞭指着父亲说“XXX,你是能打的
,打下锦州,团长是你的,打不好,杀你头(锦州战役是父亲第十次负伤,后由严
东江政委兼任团长)。当然我们今天谁也无法考证毛泽东是否说过“大渡河敢死
队员不能枪毙”这句话,但是他们的功勋是无法估量的。在五十年代的一个春天,
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父亲带我来到X伯伯住所的门口,父亲把我从怀中放在地上
,再叁叮嘱我:“要向伯伯敬礼,”记得伯伯递给我一个苹果,头也不抬地对父亲
说“这孩子长大要当兵去”“是!好的!”父亲很爽快的回答了伯伯,孩童时期
的我怎么也无法理解战功显赫,性格傲岸的父亲为何对这个军衔仅为陆军上校的
伯伯总是敬重有加。
在昆明又一次准备就寝的蒋委员长接到泸定桥失守的急电 怒火中烧,连夜飞往成
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枪毙了那两位川军旅长,毛泽东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令
他多年心头不安。
道观的主持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就在红军大队人马通过铁索桥的时候,老主持
从寺内走出来观看,不知何故,突然两腿一软“扑通”一下跪在了正在路过的毛
泽东的身边,毛泽东和蔼的扶起他说:"莫怕,莫怕,我们是工农红军,是为穷苦
人打天下的。" 从不向凡人下跪的老主持一口咬定,是观世音保佑了红军,现任主
持指着山下的一间房子说,我们的老主持就是叫那位现年已经85岁的老婆婆,给
毛泽东送去了一锅米饭 。听完这个有趣的故事,我点燃一拄香火,敬给当年的红
军,也敬给保佑了红军的观世音。
1935年的大渡河,终于收敛了它那不羁和凶煞,深深地屈服在红军的脚下,它用那
长长的身躯,记下了人类军事史上这一辉煌的篇章,它见证了这场生与死的较量,
它目送红军继续北上,走上抗日战场!
历史在两个军队和两个统帅之间选择了毛泽东这位巨人,十四年后,当毛泽东在天
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时
候,当刘邓大军、贺龙兵团向成都一路掩杀过来的时候,当成都城内一片风声鹤唳
的时候,住在成都市中央军官学校里的蒋总裁悲壮地唱着“中华民国国歌”,走
出了黄埔楼,坐机在双流机场升空之际,他回首大渡河方向,自问到:倘若此时我手
中有着当年从大渡河突围出来的那支队伍,国民政府还能保的住吗?江山还能保
的住吗?在台湾,完成了台岛防守部署后,蒋总统第一件事就是责成全党、全军检
讨战事的失败。有人说官员腐败,有人说将领无能,......。多年后,居住在台北
松明别墅的蒋先生却时时沉思冥想,大渡河一战,究竟是人算、还是天算?
泸定桥的门匾上是康熙皇帝的手迹,石碑上刻有两行大字:“泸定桥边万重山,高
峰入云万里长” 这里如今成了旅游的热点,人来车往很是热闹,交警们在泸定桥门
维持秩序,国庆长假这里的人流比往常增加了几倍,毛泽东的一首七律.长征,使这
个只有八万人口的泸定县名气大增,铁索桥的门票收入给该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但是县政府的财政却年年赤字,我不明白坐在办公室的官员们,面对着这个曾被鲜
血染红过的铁索桥,他们就心安理得?国庆期间,崭新的纪念馆竟然闭门谢客,当
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个让我追寻已久的地方的时候,纪念馆的门居然铁环断裂、 门
锁落地,我推门而进,看到那些文物、真迹,就象没有人需要的废物一样,闲置在
黑暗的地下室,大幅的铁索桥浮雕倾歪地倒在地上,纪念馆的顶部是一个小广场,昨
晚还在歌舞升平,......我勃然大怒,无法节制的冲到两个值班的警察面前,厉声
喝斥!年轻的警察慌忙跑到纪念馆前警戒起来。国庆,这是一个国庆节呀!这里的
人们竟然忘记了共和国的功勋者,奠基人!
在昆明,我来到碧波荡漾的填池,虽是秋天,这里依然是春意暖人,被秋风鼓起的
阵阵浪花,时而不安分的拍打着岸边,似乎跃跃欲试地想汇入大渡河的急流,一
展它固有的天性。毛泽东曾诗语道“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是的
,当亚柳子先生们在观花赏月、岸边垂钩的时候,从大渡河走出来的红军将士们正
在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国防事业呕心沥血。我想起了在干休所里一位叁叁年的老
红军,一位叁八式的老八路,常身穿几乎退成了白色的国防绿军装,拄着拐杖,每
天都在下午的某个时辰,在小道上会合,当四只朦胧的眼睛辨认出对方的时候便缓
缓坐下,不言、不语,时而抬头远望,时而用拐杖撑着下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没有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也许他们在回忆大渡河、平型关、百团大战、东北、海
南……, 也许在计算着与牺牲的战友会期。
在回程的车厢里,对铺坐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长着一双魅人的大眼睛和长长的头
发,笑起来很甜,桌子上放满了她的水果,她专心的看着书。晃动的列车又把我带回
到大渡河的铁索桥上,我分辨不出这是列车的轰隆声,还是大渡河的咆哮声。
“吃苹果吗?”小姑娘很友好地递给了我一个苹果。

这一刹,我想起了x伯伯给我的那个苹果,想起了安顺场的十八勇士,想起了铁索桥
上的22名敢死队员,想起那长眠在大渡河里的红军将士,想起那荒落的泸定桥纪念
馆, 想起了干休所里那两位风烛残年的老兵。...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伯伯,你哭了?”

“......。”

相关帖子:

“毛主席说大渡河敢死队员不得枪毙!”(ZT) - 老普[2003-12-24 22:35:37|长度17538字节|点击:55] 【修改】
现在这精神没有了!有这精神的被称作SB!完(无内容) - 野猫[2003-12-25 09:25:41|长度0字节|点击:1]


长城民族的象征,抗战民族的独立,我用一生寻找长城和抗战的交汇点。
在未来世界长城作证,我和你来过这里
本帖由 老普2003-12-25 14:47:13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明天是户外穿越的先驱、带过30万人的领队诞辰110周年 【吴桐】2003-12-25 14:23:59 [1977] (无内容)
     服,想象巨丰,可算找到老大领路人了。 【老普】2003-12-25 14:28:26 [1703] (无内容)
       不是合格的领队,没人收队,最后只剩3万人穿越成功 【吴桐】2003-12-25 14:39:40 [1733] (无内容)
         毛说大渡河敢死队员不得枪毙 【老普】2003-12-25 14:47:13 [2225] (15K)
           耳边大时代回声依旧激荡;耳闻目睹侏儒与庸俗齐飞时代! 【大鹰】2003-12-26 00:33:17 [1721] (无内容)
           让人敬佩! 【纳木错】2003-12-25 16:19:54 [1696] (2)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0093719959259033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