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耀会:谈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 -1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谈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
董耀会
古城,是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见证者。中国每处古城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存,标志着该古城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特定地域里,在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军事、建筑、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即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城市生活功能,古城也能够为那些仍然存在或已经消逝的文化提供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城就是一种最为直接、生动和整体性的历史文化载体。
经历了几千年的自然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许多古城已经不复存在,但也有大量的古城完好或部分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些古城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通过对古城各类遗存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开展研究,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旅游服务,也可以通过参照作用,为当代社会确定合理的发展模式,选择更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借鉴。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历史文化,让古城获得有效的保护。
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方面近几十年来问题频出,对古城建筑还是文化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关于古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一直在关注和讨论,可总体上看对古城的保护并不到位,研究和保护赶不上开发的力度。特别是各级政府和社会,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缺乏对历史责任的担当。城市建设中对古城文化遗产的损毁,经济热潮下对古城非物质文化的漠视,都在渐渐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记忆。如何保护古城,如何传承历史文化记忆,任重而道远。
一、加强古城文化研究和交流
加强古城文化研究和交流是民间组织推动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研究和交流大家表达了对古城文化的热爱,树立起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观,我们会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古城文化和保护研究是多学科研究,研究和交流活动为整合各个学科的有关研究成果,构建古城文化的学术体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古城可持续发展,非常需要加强不同学科研究情况的交流。
1.古城是有独特个性的文化载体
任何古城都是动态发展的文化生命体,有着起源、形成、兴盛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累积了非常丰富的人文信息。所以才能在今天,为我们展现古人在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艺术等许多方面的思想和作为,让我们在历史风雨中走过来的古城身上,解读出古人世代积累下来的情感,分析出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就是古城的价值所在。
古城文化遗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是不可复制性。任何一座古城,它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不能再生,也是不可以复制的文化记忆。如果被破坏掉,就不存在了,即使精心复制,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信息也不复存在。因为古城的文化信息,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里发育形成的,原来特定的环境不可能完整再现,原真的古城也就不能复生。
其二是地域的独特性。古城的文化,由生活在特定时空内的特定群体创造。该群体在特定的区域里,经过长时间的活动实践,才慢慢积累而成今天的古城文化。人类活动都要受地域的影响,所创造出来的古城,自然就与地域环境密切相关,所处地域环境有什么样的历史地理和生态特性,古城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
其三是稀缺性和价值的潜在性。受不可复制和地域独特性影响,古城必然是稀缺的。而古城的价值,也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够被认识到,这就是古城价值的潜在性。
当前,对许多古城和古城所蕴含的物质与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来说,其价值远远没有被理解和认识。即使认识,也只是被部分认识。基于这种情况,对古城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就更应该加以重视,不然,古城许多潜在的价值还未发现就被破坏掉了。
稀缺和潜在的古城文化资源,若要充分发挥其功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如对文化遗产的认识、研究是否到位,保护措施是否合理等。只有这些条件完备了,其潜在价值才有可能浮出水面。
2.充分研究是保护与发展的前提
应该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探究古城,对古城历史文化进行到位的学术研究。只有在获得了充分的研究成果后,古城保护才有可能不走弯路,古城文化遗产才有可能获得持续发展。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古城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总体上更趋于窘困。在各种形式的现代经济文化因素冲撞下,古老的文化遗产不堪一击。充分的研究可以为古城提供学术支撑,让传统文化变得有力。当公众能够看清古城中蕴含着先人创造出的丰富文化遗产,认识到这些遗产是本地的文化源头和核心,是十分难得的稀缺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就会重视古城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旅游活动突出的商业性,让古城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商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到位的研究更是非常必要。事实上,中国古城文化遗产遭遇“商品化侵袭”基本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对任何一座古城来说,旅游开发所能带来的商业价值,大多是被摆放到首位加以考虑的。因此,对于商品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对古城传统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虽然这种局面是不合理的,却事实存在,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在游客的猎奇心态面前,竟然被任意篡改和严重扭曲。所以,加强学术研究,厘清古城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就更加必要。
3.加强古城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古城文化遗产也曾经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之中,但现在古城成了旅游资源,就具备了极高的经济价值。虽然经济效益往往遮掩住传统文化本身的光芒,但旅游活动通过对古迹和非物质文化的展现,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使古城传统文化获得了重视,研究和保护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旅游对于古城文化也是一种交流机会,借此让一些正在慢慢淡出历史的文化遗产得以重见天日,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充分体现,这也是文化遗产旅游有益的一面。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对古城只是从旅游角度来解读和认识,应该在科学、到位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对研究成果开展充分的交流,把古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展示给公众,让真正的古城文化拥有话语权。而不能总是让公众从旅游和影视的角度,把经过包装的古城和经过变造的传统文化当作正宗。
二、有效保护是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中国各地的古城、古镇形式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人类生活的产物”,并且当今大多还有人生活在其中。这个特点就是古城镇与其他文物的最主要差异。大凡文物古迹,都代表着各自形成、发展的某个历史阶段,当那个历史阶段结束后,一般的文物就变成了“历史化石”。而古城镇却不一样,从古到今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生生不息。
1.古城特色状况令人担忧
正是由于古城与人类生活极为密切,在受自然环境中风霜雨雪侵蚀的同时,还要时时刻刻受到人类生活的影响。古人生产生活对古城的影响,属于古城的历史发展,可目前我们对古城的改造,就是损坏古城历史原生态的行为了。
正是由于我们出于各种目的,对古城的建筑和其蕴含的文化信息施加影响,就发生了许多不适合保护古城形态原真性的行为,对古城历史文化风貌造成了破坏。情况严重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才形成的古建或非物质文化,竟然濒临灭失。
好多现代城市基本上就是在古城基础上发展建设起来的,经济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城市都在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建设项目,在路越修越多、楼越建越高的情况下,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也就越来越难。在重要遗址保护范围开展施工项目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现代建筑设施竟然直接修建到了古迹遗址的本体上,在旧城改造和修建公路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毁损在挖掘机下的古城遗址并不少见。
古城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受到的冲击,甚至比物质形态的古迹更加严重。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难度要比保护古城民居、城墙等古建大得多,大量无形的城市历史记忆在慢慢淡化或变味、消失,作为城市核心价值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道德精神、文化教育理念等就更加软弱无力,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几无还手之力。
全球化潮流冲击着古城的每一处角落,原本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正慢慢的被改造成为标准化旅游产品,得不得尊重的改造使得众多不同古城的文化风貌千篇一律,古城文化形态渐趋单一化,文化品位渐趋庸俗化。正因为如此,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古城地方文化特色,维持古城特有的软文化实力,守住长久发展的源动力,就成了每一个古城都要解决的问题。
古城对游人最有吸引力之处,就是其独特的传统城市风貌,可以让人远离现代都市的喧嚣,与历史对话,感受悠久和深邃的文化风韵。如果古城旅游也变成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产品,虽然看上去有所差别,但古城内在的文化特色早已失去,变成了千人一面的快餐文化,就不可能再成为游人期待的心灵家园了。走在老街上,传统文化的味道越来越淡。想看一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出,看到的却是粗制滥造的现代表演。建设这样的古城文化,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非理性变造,古城的吸引力就会急剧下降。
2.古城旅游不堪重负
古城作为一种资源能够为旅游事业所用,也正是古城价值的体现,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之所以要保护古城,就是因为古城有用。对于古城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以致对古城造成破坏就是另一个问题。古城就像是一株老树,安静地生长在岁月中,当枝干被攀附上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欲望,就不堪重负了。这种掠夺性的开发,严重违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古城旅游是一项文化性非常强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对于古城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更需要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古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但古城旅游开发若是处于无序的形态,放任商业欲望对古城文化遗产的过度使用,“为保护古城文化遗产提供经济支撑”这一初衷也就无从说起了,甚至会走到相反的一面。于是,古城原有的文化形态被破坏了,与历史文化不相干的现代建筑越来越多,大量客商涌入,商业活动吸引来了如织游人的同时,也产生了难以控制的环境污染。古城原住居民大量外迁,当地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被冲击变形,
如今,许多古城管理机构都在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艰难地寻求着平衡点。比如限制经营项目,尝试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经营活动。但如果处理不好商业利益和古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过度的商业开发就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3.要真正重视古城可持续发展
每一座古城都是历史文化宝库,集中地收藏了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信息。现在,虽然传统文化的经济效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审视古城的价值时,却不应该只重视其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毕竟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对古城价值的认识提高到国家和古城所在区域文化资源、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古城文化资源的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古城都有着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着自然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把古城发展轨迹硬生生地扭断。在制定古城开发规划时,如果不考虑到对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果不对其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效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科学的评估,就很难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古城开发建设体系,更难以作到对古城历史文化的合理保护。
对古城进行的旅游开发,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重要的是旅游开发规划是否合理,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是否得到了遵守。在对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把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放到了首位的开发规划,就不能只是以商业市场为导向。因为经济诉求只是古城发展的一项次要目标,只有遵循合理保护、有据开发的原则,才可能达到对古城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把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使用,对原生态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限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限度内。
只有切实把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置放在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框架内,才能使古城利用的各项作法既有利于古城保护与发展,又符合当前经济和区域社会发展需求,让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承受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诉求处于平衡的状态。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3-02-05 19:06:26
img_file=/photo/upload/2013/02/1360062323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3/02/13600623231.jpg

本帖由 老郑 于2013-02-05 19:05:23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 关注古城保护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纂“守望古城”系列丛书 【老郑】2013-02-05 14:07:26 [1778] (3K)
○ 继续盖楼-转“关于大同的争议” [网址] 【野人老J】2013-02-07 23:07:35 [1459] (51)
■ 书记手快,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老郑】2013-02-08 08:05:19 [1282] (24)
○ 这个要顶 【孟姜男】2013-02-05 14:42:58 [1180] (无内容)
■ 董耀会:谈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 -1 [网址] 【老郑】2013-02-05 19:05:23 [1199] (10K)
■ 董耀会:谈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 -2 [网址] 【老郑】2013-02-05 19:10:42 [1242] (9K)
■ 山西大同长城学会会长:坚守名城 展望未来 【老郑】2013-02-05 20:30:34 [1194] (7K)
■ 2008年拍摄的大同古城城墙动工修复前 [网址] 【老郑】2013-02-06 00:17:30 [1776] (321)
■ 大同市长耿彦波谈古城复建是保护 [网址] 【老郑】2013-02-06 08:51:48 [1538] (3K)
■ 《瞭望 东方周刊》:大拆迁大修庙山西大同市长耿彦波造城记 [网址] 【老郑】2013-02-06 09:52:33 [2689] (14K)
■ 《瞭望 东方周刊》:他点燃了大同人失去多年的荣耀感 【老郑】2013-02-06 10:10:09 [1278] (12K)
■ 《瞭望 东方周刊》:对话耿彦波 【老郑】2013-02-06 10:31:51 [1905] (13K)
■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既保护文化遗产 又实现城市发展 【老郑】2013-02-06 10:39:19 [1344] (3K)
■ 小站朋友对大同古城复建的看法小统计 【老郑】2013-02-06 18:25:21 [1334] (900)
■ 是我所见城墙修复最专业、最精心的一座城 【大鹰】2013-02-06 23:56:50 [1214] (26)
■ 赞同! 【三虎】2013-02-07 09:27:00 [1163] (无内容)
■ 确如鹰版所说,新大同古城极具震撼 [网址] 【老郑】2013-02-07 08:09:01 [1314] (467)
■ 耿拆拆。呵呵 【野人老J】2013-02-07 08:43:17 [1230] (无内容)
■ 支持老勾书记一张照片 [网址] 【老郑】2013-02-07 09:44:59 [1142] (445)
■ 有些不明白 【老普】2013-02-07 09:59:48 [1053] (288)
■ 下面梁思成纪念馆的两个帖子也是答复您老疑问的 [网址] 【老郑】2013-02-07 16:57:35 [976] (64)
■ 梁在,他会怒批北京新建的永定门 【老普】2013-02-07 17:43:22 [1222] (86)
■ 梁、林已经怒批过了 【老郑】2013-02-07 18:03:16 [1140] (74)
■ 这是大同古城墙修复前未包砖原状 【老郑】2013-02-07 11:35:20 [1049] (54)
■ 对,说保护就是现状保护 【老普】2013-02-07 14:54:51 [1014] (82)
■ 其实古城复建有好的样板。三河的“天下第一城”模式就很好。 【秋阳】2013-02-07 15:45:15 [1239] (无内容)
■ 明白您老的意思了 【老郑】2013-02-07 15:06:05 [1001] (102)
■ 大同建了座梁思成纪念馆 -1 【老郑】2013-02-07 10:38:56 [1524] (54)
■ 大同建了座梁思成纪念馆 -2 【老郑】2013-02-07 10:59:28 [1127] (96)
■ 也就49分吧 【野人老J】2013-02-07 09:57:05 [991] (112)
■ 书记能打出49分实属不易 【老郑】2013-02-07 10:44:21 [1249] (94)
■ 49减51=负2 【秋阳】2013-02-07 11:00:37 [1126] (无内容)
■ 书记同意这个算法吗? 【老郑】2013-02-07 11:17:52 [1040] (无内容)
■ 俺是百分制 【野人老J】2013-02-07 11:21:28 [920] (无内容)
■ 就是不及格哈。 【秋阳】2013-02-07 11:44:19 [999] (无内容)
■ 老勾打分不及格,秋阳感到很兴奋。 【老郑】2013-02-07 12:24:54 [1061] (无内容)
■ 书记也是“少数”我很兴奋! 【秋阳】2013-02-07 14:18:34 [1074] (无内容)
■ 我只说了“去过”“没去过”,没有说过“少数”“多数” 【老郑】2013-02-07 14:33:30 [1048] (105)
■ 因为打分不合格,书记立马降老勾 【野人老J】2013-02-07 12:54:31 [1217] (无内容)
■ 笔误、笔误,老勾永远是书记!对称起见, 【老郑】2013-02-07 13:15:07 [1051] (76)
■ 老勾永远是书记秋阳总是称大师老郑要是再笔误那就让你变老负 【野人老J】2013-02-07 13:21:45 [1236] (无内容)
■ 铭记老勾书记指示和秋阳大师真传 【老郑】2013-02-07 13:35:47 [1047] (18)
■ 那是老负呢?还是老正呢? 【野人老J】2013-02-07 13:47:30 [924] (无内容)
■ 是正,是负,书记说了算! 【老郑】2013-02-07 13:49:46 [1103] (22)
■ 正正得负,负负得正 【野人老J】2013-02-07 14:47:12 [1182] (无内容)
■ 勾书记带我弯弯绕 【老郑】2013-02-07 15:33:26 [966] (无内容)
■ 100年!?砖混建筑寿命30—50年。常识呀。 【秋阳】2013-02-07 10:53:39 [964] (无内容)
■ 有哪座古老建筑的留存不是靠不间断的保养维护?这是常识吗? 【老郑】2013-02-07 11:16:07 [2738] (291)
■ 不可类比。 [网址] 【秋阳】2013-02-07 11:40:31 [1094] (134)
■ 我们说的不都是文物建筑保护吗? 【老郑】2013-02-07 12:49:16 [1043] (776)
■ 郑编搬杠不是。搬杠我就不跟你扯了。 [网址] 【秋阳】2013-02-07 14:16:10 [1043] (94)
■ 秋阳大师慢走,我留步了。 【老郑】2013-02-07 14:20:37 [1105] (无内容)
■ 对,对!领导不能走。 【秋阳】2013-02-07 14:25:46 [1188] (无内容)
■ 吾乃草民,只领导草 【老郑】2013-02-07 14:40:44 [1105] (6)
■ 哦,草民的领导。好,体制内的声音全靠您传达了 [网址] 【秋阳】2013-02-07 14:48:36 [1169] (无内容)
■ 咱不过就是俩草儿,谁抬举谁也还是棵草儿 【老郑】2013-02-07 14:54:54 [922] (无内容)
■ 两颗草儿。。两颗草儿。。在抬扛。在抬扛 【野人老J】2013-02-07 14:58:08 [939] (50)
■ 让书记见笑了 【老郑】2013-02-07 15:37:51 [1286] (56)
■ 这楼越盖越高,要塌了 【野人老J】2013-02-07 12:56:48 [986] (无内容)
■ 这楼是砖混结构,寿命30—50年,刚学的常识 【老郑】2013-02-07 13:20:01 [997] (无内容)
■ 那就先盖到50层再说,呵 【野人老J】2013-02-07 13:24:59 [1374] (无内容)
■ 大同文物保护与修复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肯定 【老郑】2013-02-06 17:09:24 [1262] (4K)
■ 我表示,没有获得国家文物局肯定。 【孟姜男】2013-02-07 21:47:09 [1040] (无内容)
■ 看来这点对你很重要 【老郑】2013-02-08 00:26:38 [1125] (无内容)
■ 单霁翔谈耿彦波 【老郑】2013-02-06 18:03:31 [1930] (4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