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长城保护的先驱(诚征意见稿)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0周年国庆。
  20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通车典礼百年纪念。
  公元1909年10月2日上午8时30分,一列专车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徐徐开出,车上坐满了中外来宾。火车驶过清华园、清河、沙河站......铁轨延伸,一往无前,融入远方的群山。远山扑面而来,令火车上的来宾们格外兴奋,纷纷探出车窗,感受来自蒙古的草原清风。9时45 分,专列到达南口车站。车站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彩旗飞舞,龙旗飘扬,锣鼓喧天。南口,这个昔日关沟军事防线的最后堡垒,披上节日的盛装。一万多人齐集南口车站,清政府邮传部尚书和各部官员,驻北京、天津的各国使节、领事,以及许多外国工程师都莅临出席京张铁路通车典礼。从那时以来,一个世纪过去了,京张铁路一百岁了。
  作为北京通往西北的交通动脉,京张铁路穿越了整个关沟地区。关沟是修筑京张铁路最艰难复杂的地段。“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末有”,“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是关沟筑路难的真实写照。关沟又是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地区。关沟七十二景中半数以上是人文景观,而尤其南口城、居庸关、上关、八达岭更是万里长城之精粹。100年前“文物保护”理念或如水中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而詹公天佑则是捧起水中月的第一人。京张铁路共有四处隧道,曰居庸关山洞、曰五桂头山洞、曰石佛寺山洞、曰八达岭山洞。而每一处隧道均与长城立体相交,正是这些隧道使长城免于断毁。
  “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弯多,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为最难,即泰西诸书,亦视此等工程至为艰巨”(泰西者,泛指西人西学)
  当铁路道轨沿关沟北上,来到居庸关前。若铁路取直路捷径,继续穿行关沟,则居庸关必毁无疑。而詹公令铁路在此向右转了一个大弯,舍关沟而东北,进入九仙庙沟,迂回穿过居庸关山洞,而使居庸关长城得以原貌保存。
  居庸关隧道,全长365米,凿通于1908年4月14日,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之第一座隧道。隧道两边的洞口均用手工打制的花岗岩垒砌而成,洞口正上方,置“居庸关山洞”匾额。初,隧道施工非常艰难,据《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记载:“此洞中间最难,缘是处适当关城之下,土石松脆,每值天雨,泥水交下,虽有炸药,亦无所施。乃以大木方节节支持,且用小钢轨穿错其间,渐次进攻,始克成事。”
  历史照片“居庸关山洞北口”和詹天佑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展示了现代铁路和古老长城的交融对话。画面上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如果百年前不是苦心设计和营造隧道,而劈山开路,则居庸关长城早已化作烟尘。
  火车继续北上,在弹琴峡穿过五贵头和石佛寺隧道,从水关长城西侧通过;在青龙桥人字岔道转换车头方向,驶向八达岭。据记录,全世界人民中已经有2亿“好汉”上过八达岭长城,日均客流则达2万人。但不管是总数2亿,还是日均2万,没有几个人能把古老的长城和现代铁路火车联系起来,何故?因为在八达岭长城上看不到火车。在“好汉坡”、北八楼,一个细心的游客能够看到山脚下甲壳虫般小汽车,但却看不到巨龙般的火车,火车远在八达岭关口南1公里的地方进入了隧道。
  八达岭隧道全长1091.18米,因为缺少施工设备,完全以人力开凿。因为山洞过长,詹天佑决定采用中间凿井法。在山顶垂直向下开凿直径3.05米的两口竖井,增加了工作面。由竖井向两端开凿至180米时,洞内缺氧,在井上置通风机,接铁管至洞内输送空气。空气再不足时,甚至辅以人力手拉风箱,工程的艰难可以想见。隧道完成后,又竖井之一改建为通风楼,解决火车通过隧道时排烟。1908年5月27日八达岭隧道顺利凿通。至此,从南口开出的火车两次通过隧道穿越雄伟的长城,直抵关外。
  京张铁路百年回顾,当年筑路之曲折艰难固可大书特书,然从长城文物保护的视点张望,能不感怀詹公?正是在极艰难情势下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座隧道的开凿,为子孙后代保存下完整的雄关。又于上关地段,京张铁路从关城东侧通过,使上关关城得以原状保留。毁上关者,后人也。
  伟哉!詹公,长城保护的先驱。

这是我正在撰写的书稿的一部分,篇幅量大约可能到全书的百分之一吧,已经写的晕头转向。可以单独成篇,在此诚征各位站友意见,希不吝指出。两张复拍片中,有火车的动感好点,没火车的光线略好。只能用一张,两张里面拔一张,那张更好。如果有站友去拍,得到效果光线更好的,当然可以不用这里的两张,而另选果更好的。

图一:居庸关山洞北门,老照片由察哈尔提供
图二:火车出山洞的复拍片;
图三:没有火车的复拍片;
图四:纪念邮票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7/1246437430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7/1246437430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7/1246437430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7/12464374303.jpg



本帖由 老普2009-07-01 16:37:10发表


终于有人写到这段了,支持啊~我喜欢的老詹!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京张铁路的照片我有一些,不过,要等空些帮您找了。。不好意思,目前家里有点儿乱。。。



本帖由 阿印2009-07-05 02:52:35发表


老墙迷的建议很好,小站谁有京张铁路修筑前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青龙桥长城的资料,文字描述和照片均勘用,我这里现在有的10几张片子都是2几年到4几年的,不能说明修筑前的长城状态。
京张铁路本身的资料照片不少,要是有正在施工的也好。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9-07-02 14:52:33



本帖由 老普2009-07-02 14:13:35发表


曾经出过纪念册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全部是原版照片,精美异常。
拍卖过,10万元左右呢。
看看能不能到国家级图书馆借一下。



本帖由 随手2009-07-03 11:48:24发表


孔夫子网上有拍卖“京张铁路”画册的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流拍了,没人要,我拨卖主留的手机是空号,给卖主留言,没回话,可能他看到既然有人想买,还要再次拍卖吧。总之在孔夫子上买东西还没有经验。
拍卖这本也肯定不是价值10万的那本画册。



本帖由 老普2009-07-03 12:53:51发表


巧了,该着你走运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网上那本是2001年出的画册(当年那本的再版?),流拍了,50元。卖主我认识,我替你联系。



本帖由 随手2009-07-03 13:20:18发表


成啊,50元木右问题,看看画也好,多谢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09-07-03 13:21:53发表


10万的是原版照片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随手2009-07-03 13:17:02发表


呵呵,等下次申请至少500万项目费,再买10万的原版片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09-07-03 13:20:43发表


欣赏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还是有火车的感觉好一些



本帖由 野人老J2009-07-01 19:40:47发表


谢谢建议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09-07-01 22:23:18发表


老普啊!青龙桥车站边上的铁路可是拆了长城才修建的啊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墙迷2009-07-01 17:56:31发表


这是小节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这么大的工程,对长城没影响是不可能的。
关键是保护了这段长城的整体,詹天佑依然伟大。



本帖由 随手2009-07-03 11:46:05发表


同意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索菲亚2009-07-03 18:41:30发表


没有资料,凭感觉走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青龙桥考虑过,那是个水关无疑,按其他地方经验,里面那条大沟来水冲击,水关能保存到清末的可能性小。就像先在哪个当成“水关长城”的景点,也是早毁完全重建的。当然能找到铁路以前的青龙桥照片最好,可惜目前我还没有。
  老詹的工程纪略我还没有,不知道里面是否提到铁路和长城的关系。但现在有古狗地球那是很方便,在古狗地球上能清楚地看到居庸关隧道对长城的保护作用。
  两个方案,铁路直接从关沟穿过,位置肯定在居庸关东坡,在五号楼处截断长城,再北出。这个方案铁路走直线,且不需开凿隧道,至少在南北两处要断城而过。
  另就是实际方,铁路绕九仙庙沟,在居庸关地区山背绕过,再穿过隧道回到关沟。铁路线路长,且需开山洞。
  两者比较就知道居庸关隧道实际完全是为保护居庸关而设。八大岭隧道也是同样作用。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9-07-01 22:52:49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9-07-02 00:20:09



本帖由 老普2009-07-01 21:44:07发表


看了老照片,我来瞎编段插曲.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北洞口徐徐地开出一台前导车,车上笔直坐着四位礼兵,前导车一路鸣笛,给后头即将出洞的的贵宾车开路.



本帖由 老成2009-07-01 17:32:40发表


不是瞎编,观察细致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09-07-02 14:19:10发表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0095059871673584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