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各地长城-〉河北的长城-〉紫荆关

紫荆关示意图


紫荆关图片报道


紫荆关邮品



紫荆关门匾  摄影:随手 2002年10月3日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的爱护!
紫荆关的历史变迁及其保护与开发
作者:严共明  2001年10月发表于长城小站

  (四)紫荆关的保存现状
  现存的紫荆关城,平缓处多以花岗岩条石砌筑,筑于坡地的段落则依旧城体例,下以花岗岩条石为座,上砌青砖封顶并遍砌垛口。据实地调查,关城四面原各有一门,其中南、北二门为交通孔道。北门靠拒马河,朝东开,石券门洞,门额有匾两重,上重题刻"河山带砺",下重题刻"紫荆关"。南门与北门遥相呼应,朝西开,门额亦有匾题"紫塞金城"。此二匾均为万历年间所书。据当地群众介绍,原来城南门外有一瓮城,瓮城有门,当地称其瓮城南门为"南天门",门额原有匾书"畿南第一雄关"。今门与匾早已被毁。[50]在南天门瓮城与现存关城南门之间,尚有一道高大的墙体,亦有门与水洞,其建筑年代不详,但必是明代工程无疑。出南门继续前行不过三百米便是分水岭,过岭口下山便是著名的"盘道之险",当地又称十八盘。而在关城北侧高坡地上另中有一堡城与正城隔河对峙,当地俗称三里堡,原有"东西门楼二座,角楼一座,敌台二座",今附属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有与正城等规格的高大的北墙,被当地的小学校划为院墙。
  在被毁的东门,西门之外,紫荆关城两翼,各有城墙向两侧延伸。东门外城墙止于紫荆岭上,今靠近山角部分保存尚好,山顶的墙体则一方面由于修砌简单,一方面由于自然损坏严重,早已不堪辨认;向西的梢城与北墙一脉相承,沿河顺山脊而行,今有保定至大同的公路穿城墙豁口而过。过豁口公路南的城墙上尚存有两座残破的空心敌楼,墙体向西五里左右至大盘石村而止。紫荆关整座关城依山就险,站在西、北侧的城墙上,可俯控拒马河的整个开阔河面。据说原来在河床上有铁索封锁河面,以利防守,今日亦无此胜景。
  至于城内情况,今多已无考。据史料记载:"街市夹山溪,溪水北流,出北城石闸入拒马河,路西山隅为参将营……折而西为清军厅,今已裁撤,现为易县警察西二区驻在所。城据山为之,内包山一,上建军器库,居民多是绿营兵,住城西偏"。[51]又传"路旁又有三忠祠,是正统十四年孙祥以副都守紫荆关,也先入犯,与指挥韩清,太监阮尧民俱死于阵,敕建三忠祠"。[52]"新城有东西察院各一所及通判公廨及守御千户所俱在城内街北,另有镇抚公廨、吏目公廨、申明亭、仓官公廨各一所。在旧城内曾设有总兵公廨在街南与参将公廨隔街相望,此外还有小官厅一座,除以上'政府机关'外,新城西隅设有仓场一所,旧城南山有草场一所。城西山上靠近敌楼有神器库九间及千户所库楼一间。至于兵器,则寄放于各城楼之中。城北门外还有大小教场各一处"。[53]
  由于关城布局结构复杂,起伏曲折,又多有地段为地方百姓利用为民宅或仓库,不利于大规模的进行修复,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迄今所能承担的,主要还是对重点地段的发掘和保护。由于资金和人员上的缺陷,关城的文物价值的利用迟迟无法实现。当然,随着京郊旅游业的繁荣,特别是十渡--野三坡----涞源的旅游线路的开发,紫荆关也得到了一定的旅游收益。如何兴办起投资少、格调高、工程小、特色多的旅游项目,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2001,2002